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兰亭集序》教学一体化案11» 正文

《兰亭集序》教学一体化案11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五   阅读:68681

概要:一、课文研读:(一)研读课文第一段:1.第1段本段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的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的?(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同学看注解,弄懂下列词义,疏通文意:人之相与( ) 茂林修( )竹或( )取诸( )怀抱,晤( )言一室之内或因( )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 ) 向之所欣( )2.翻译重点语句,分析句式特点:①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试译本段文字。4.学生齐读课文,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哪些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何异同?(2)在作者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此作者抒发怎样的人生感慨?在这人生感慨中包含着那些含义?(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生齐读第3段,识记重点文言词语。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不能喻(

《兰亭集序》教学一体化案11,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一、课文研读:

(一)研读课文第一段:

1.第1段本段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的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同学看注解,弄懂下列词义,疏通文意:

人之相与(       )   茂林修(      )竹

或(     )取诸(      )怀抱,晤(   )言一室之内

或因(      )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     )    向之所欣(      )

2.翻译重点语句,分析句式特点:

①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试译本段文字。

4.学生齐读课文,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哪些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何异同?

(2)在作者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此作者抒发怎样的人生感慨?在这人生感慨中包含着那些含义?

(3)这一节作者的悲叹与上一节的叙事有何联系?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齐读第3段,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不能喻(    )之于怀

虽世殊(    )事异        所以(    )兴怀  

其致(      )一也      亦将有感于斯(      )文

2.翻译重点语句,分析句式与词语活用特点: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试译本段文字。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并分析作者情感因何而出?

(四)分析全文的情感变化

1.思考:从三段文字中,作者情感的有哪些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怎样的看法?

2.作者的这种变化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说明理由。

二、课外延伸

翻译短文《王羲之爱鹅》中的语句:

1.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2.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中语文必修五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五
》《《兰亭集序》教学一体化案1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