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放蜂人》课堂实录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98

概要: ——苇岸《最后几句话》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段话这是苇岸的遗嘱,他口述,他妹妹执笔的这里,我们看,跟文章联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句?生: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师:那么,苇岸写放蜂人,其实就是在……生:怀念农业文明师:那么,是否可以说,放蜂人就是农业文明的一个人格表征呢?农业文明的一个核心就是,人类是作为自然之子,作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是属于自然的,而不是作为自然的对立面而存在可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进步逐渐使人类开始产生一种妄自尊大的感受,觉得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人就是这个世界、乃至宇宙的主宰我们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人定胜天”,导致最后的结果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只有斗争,没有和谐这里,我要引进一个概念,叫做“土地道德”(出示幻灯片《沙郡年记》,请同学朗读)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李奥帕德《沙郡年记》师:李奥帕

《放蜂人》课堂实录,标签: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苇岸《最后几句话》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段话这是苇岸的遗嘱,他口述,他妹妹执笔的这里,我们看,跟文章联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句?

生: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

师:那么,苇岸写放蜂人,其实就是在……

生:怀念农业文明

师:那么,是否可以说,放蜂人就是农业文明的一个人格表征呢?农业文明的一个核心就是,人类是作为自然之子,作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是属于自然的,而不是作为自然的对立面而存在可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进步逐渐使人类开始产生一种妄自尊大的感受,觉得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人就是这个世界、乃至宇宙的主宰我们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人定胜天”,导致最后的结果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只有斗争,没有和谐

这里,我要引进一个概念,叫做“土地道德”(出示幻灯片《沙郡年记》,请同学朗读)

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李奥帕德《沙郡年记》

师:李奥帕德是是美国现代“环保之父”,在《沙郡年记》手稿完成后不到一个月,因协助扑灭邻居农场的一场大火,不幸遇难这句话我是从苇岸另一篇文章《土地道德》中转引来的我们一起再来把这句话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我发现,苇岸所追怀的农业文明,跟李奥帕德的“土地道德”,在精神的深层次上是相通的你们有这样的感受吗?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不知道

师:哦,那你再想想

金立超:农业文明讲和谐,李奥帕德讲平等这里比较接近

师:说得好刚才蒋鎏同学也讲到,苇岸主张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也就是说,他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这个包括大地、天空、森林、动物等在内的一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那么,我们再找找,课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苇岸“和谐”“平等”的追求

徐洁:“他仿佛一位来自历史的使者,把人类应有的友善面目,带进自然”

师:对,是的友善的面目

平钰柱:“蜜蜂能改变人性”这是放蜂人讲的一句富于文化色彩的话

师:好,蜜蜂能改变人性,那么,怎么改变呢?文章里有提示吗?

平钰柱:“我把放蜂人讲的关于蜜蜂(主要指工蜂)的一生,记在这里”,这一句下面的两段,就在说这个

师:好,我们来看这两段请大家在用几分钟时间阅读这两段

生:(读课文)

五.对蜜蜂的态度

师:请找出苇岸对蜜蜂赞誉的句子

孙维乐:它们是我们可钦可敬的邻居,与我们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体现的勤劳和忘我,是支撑我们的世界幸福与和睦的骨骼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似一种光辉,时时照耀、感动和影响着我们,也使我们经常想到自己的普通劳动者和舍生忘死的英雄

师:嗯,就是这句我们再一起来朗读这句话,揣摩一下这句话,揣摩什么呢,揣摩苇岸对待蜜蜂的态度

生:(齐读)

师:苇岸的描写蜜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谭轶伦:苇岸高度赞扬了蜜蜂

何一开:苇岸觉得我们应该学习蜜蜂的品质

师:你们说的都对蜜蜂身上体现了勤劳和忘我,这使得我们想到我们人类之中那些可敬的人不过我想问的是,苇岸描写蜜蜂,他的视角跟我们以前看到过的描写有什么不同?比如,我们总是把劳动者比喻为勤劳的小蜜蜂

来看这首诗歌(出示幻灯片罗隐诗歌《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师:我想问一个问题,这首诗歌,写的是蜜蜂吗?

生:是呀

师:那么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写法呢?

阮少卿:托物言志

师:好,托物言志,物在这里只是一个“托”,他指向的,还是作者的那个“志”你再看看,这里是在写蜜蜂吗?

阮少卿:哦,他是象征,是在写人

师:对啊托物言志,蜜蜂只是一个载体,象征意义才是作者的目的所以,我认为,这里根本没有蜜蜂,而是师:我们再来看一句话(出示幻灯片)

把自然人格化,也许在他看来,这样的人类也太傲慢了

               ——林贤治《未曾消失的苇岸》

师:苇岸的不同一般,或者说苇岸在当代的意义,在于,他的确把蜜蜂作为蜜蜂本身来写了他保持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蜜蜂这一种小生物的敬畏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史怀泽的《我的呼吁》吗?史怀泽呼吁什么?

生:敬畏生命

师:然也(出示幻灯片《我的呼吁》)

我们谁能确知,他种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对全世界又有何意义?……但事实上,我们直觉意识到自己是具有生存意志的生物,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

                        ——史怀泽《我的呼吁》

师:苇岸的土地道德,不是一种口头的承诺,已经成了苇岸的思维方式,作为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他有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苇岸对蜜蜂的一生的这一段描写

生:(齐读)

师:好,我们用这个尺度,来看我刚才发给大家的资料看看法布尔和杨朔分别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生命的

生:(阅读资料:法布尔《昆虫记·蜜蜂》和杨朔《荔枝蜜》片段)

师:这个就作为我们课后的练习,请大家去思考,他们是如何对待这些小生命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那些不同的生命

关于苇岸,我们可以登录这个网站,去看苇岸的介绍,以及他的作品:

在这堂课结束的时候,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苇岸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当代的作家,读了他的作品,以及《沙郡年记》《敬畏生命》等作品,他们深刻的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今天,通过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我觉得我对苇岸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这是在坐的诸位带给我的,谢谢大家,再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二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放蜂人》课堂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