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放蜂人》课堂实录及评点流浪客 改编执教者:绍兴稽山中学蔡朝阳一.关于苇岸和他的书师:(出示投影片,《放蜂人》课题、作者苇岸,及苇岸照片)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苇岸的《放蜂人》大家看屏幕,照片上的就是苇岸一位当代的作家大家听说过这个人吗?生:(齐声)没有师:(笑)又说没有我怎么会没有跟你们讲过呢?还记得我去年寒假前给你们的推荐阅读书单吗?生:哦师:你们应该说……阮少卿:(笑)老师你讲过的,不过我们忘记了生:(笑)师:今天我为什么会选择苇岸呢,这里我有点私心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当代的散文家我愿意把他推荐给大家不过,这也是一位短命的散文家,他才活了39岁(出示投影片,苇岸简介)作家,原名马建华出生于1960年,1999年5月患肝癌去世享年39岁主要作品《大地上的事情》、《太阳升起以后》、《上帝之子》等苇岸一生,写得很少,他身前只出过一本书,就是这本《大地上的事情》这本书我有(出示《大地上的事情》)后来,他去世后,他的朋友们帮他出了另两本我有这本《上帝之子》(出示《上帝之子》)苇岸主张用最少的文字,写最好的文章,所以他的写作非常慎重他相信这句话:(出示
《放蜂人》课堂实录,标签: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放蜂人》课堂实录及评点
流浪客 改编
执教者:绍兴稽山中学 蔡朝阳
一.关于苇岸和他的书
师:(出示投影片,《放蜂人》课题、作者苇岸,及苇岸照片)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苇岸的《放蜂人》大家看屏幕,照片上的就是苇岸一位当代的作家大家听说过这个人吗?
生:(齐声)没有
师:(笑)又说没有我怎么会没有跟你们讲过呢?还记得我去年寒假前给你们的推荐阅读书单吗?
生:哦
师:你们应该说……
阮少卿:(笑)老师你讲过的,不过我们忘记了
生:(笑)
师:今天我为什么会选择苇岸呢,这里我有点私心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当代的散文家我愿意把他推荐给大家不过,这也是一位短命的散文家,他才活了39岁
(出示投影片,苇岸简介)
作家,原名马建华出生于1960年,1999年5月患肝癌去世享年39岁
主要作品《大地上的事情》、《太阳升起以后》、《上帝之子》等
苇岸一生,写得很少,他身前只出过一本书,就是这本《大地上的事情》这本书我有
(出示《大地上的事情》)
后来,他去世后,他的朋友们帮他出了另两本我有这本《上帝之子》
(出示《上帝之子》)
苇岸主张用最少的文字,写最好的文章,所以他的写作非常慎重他相信这句话:(出示幻灯片)
卡利马克斯:一部大书就是一个大的灾难
古希腊诗人的一句话课后要是哪位同学对这书有兴趣,可以借去看,不过,得还给我
生:(笑)
二.放蜂人的形象
师:课题叫《放蜂人》,同学们,你们周围,有放蜜蜂的人吗?
孙维乐:我认识一个
师:哦,你认识
孙维乐:不过他不放的,就是他不跑出去的,就在家里养了两三箱蜜蜂,平时就倒点蜂蜜喝喝
(众笑)
师:哦,养了两三箱啊,那有点多的我本来以为只养了两三只,就像我们班女同学以前养蚕宝宝呢
生:(笑)
师:我们今天来看看,苇岸笔下的放蜂人是怎么样的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看文章,寻找苇岸对放蜂人描写,来描述一下苇岸笔下的放蜂人的形象
秦洁露: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与自然一体的宁静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
师:好
徐洁:放蜂人或许不识文字,但他像学者熟悉思想和书册那样,熟悉自然,熟悉它的植物和大地
师:好
赵叶峰:他看蜜蜂,如同看自己的儿女,他对它们,比对自己的身世还要熟悉
师:嗯,他对蜜蜂,比对自己的身世还要熟悉
赵婧:我找到两个地方,一个是第一句:放蜂人是大地上寻找花朵的人,季节是他的向导 还有一个地方是最后一段:放蜂人是世界上幸福的人……放蜂人也是世界上孤单的人……
三.放蜂这个职业
师:好,很好,大家把苇岸关于放蜂人的描述基本上找出来了那么,看了这些句子,你对放蜂这个职业,有什么感觉没有?
杨开元:放蜂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跟花朵住在一起,同时也是最孤独的人,因为他远离人世
师:不错,不过,这个意思同时也是苇岸的意思,我现在想知道你们自己的看法
金立超:我觉得吧,那个,这个职业挺好的
师:挺好的,你还能找到除“好”字之外的另外的词汇来描述吗?
王伟:我觉得我挺羡慕这种生活,跟我的生活追求很接近,有点像去年学的孔子和弟子那个“暮春者,春服既成……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意境
师:嗯,王伟说得好啊,放蜂人的生活很有诗意,是吧?
王伟:是的
师:我倒真认识一个放蜂人
生:(惊讶)咦
师:不过他现在不放蜂了现在成了一个高中语文老师,而且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语文老师他是鲁迅中学的语文教研组长放蜂其实没有我们想象那么有诗意,而是很辛苦不过有一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跟他说: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你是在大地上寻找花朵的人
生:(笑)
师:作家的描述总是使得各种生活充满了诗意大家再看看这些对放蜂人生活的描述,你觉得你最喜欢哪一句
钱绮倩:第一句:放蜂人是大地上寻找花朵的人,季节是他的向导
师:为什么你喜欢这一句?
钱绮倩:因为这一句很美
师:为什么会给你很美的感受呢?
钱绮倩:因为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
师:是拟人吗?放蜂人就是一个人啊,干吗还拟人?
钱绮倩:是“季节是他的向导”这句
师:这是拟人吗?你再想想
钱绮倩:这是暗喻
师:对是比喻不过,我觉得光是说这里有比喻,恐怕还不是最能够说明这句话的美我觉得这句话背后还有深层的含义,比如,这里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师:放蜂人养蜜蜂干吗?
生:制造蜂蜜
师:制造蜂蜜干吗?
生:卖钱,养家糊口
师:但是,你看苇岸,这么一件劳动,在他笔下,成了一件富有诗意的事情,是在大地上寻找花朵这句话首先是真实的,其次,这里隐含着对人生的看法,只要我们的视角变化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就会不同
昆体良说过一句话: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人吃饭是为了活着只有对生活有着更深层次理解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四.农业文明与土地道德
现在,请大家再在文章中找一找,找出你们认为苇岸包含着微言大义的句子并说说这是一个什么道理
蒋鎏: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与自然一体的宁静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仿佛一位来自历史的使者,把人类应有的友善面目,带进自然他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与自然最古老的一种关系”
师:这句话有什么哲理?
蒋鎏:这里表达了苇岸认为的,人和自然应该具有的一种关系
师:什么关系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或者几个词语概括出来吗?
蒋鎏:最古老的关系
师:什么是最古老的关系?
蒋鎏:我觉得,是一种和谐、宁静的关系
师:非常好我觉得你的理解非常好苇岸主张,人和自然之间,就应该有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苇岸写放蜂人,也就是在讨论放蜂人跟自然之间关系,也就是讨论人和自然之间,究竟应该有怎样的一种关系
我们来看一句话:
(出示幻灯片:苇岸《最后的话》,请同学朗读)
二十世纪这辆加速运行的列车已经行驶到二十一世纪的门坎了数年前我就预感到我不是一个适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甚至生活在二十世纪也是一个错误我不是在说一些虚妄的话,大家可以从我的作品中看到这点我非常热爱农业文明,而对工业文明的存在和进程一直有一种源自内心的悲哀和抵触,但我没有办法不被裹挟其中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