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导学案» 正文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导学案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301

概要:学习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重难点预测 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续备、补备 学生笔记栏 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邀请美术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学生创作的“诗配画”“画配诗”作品给予点评。 一、自主预习 温馨提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我进行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咱们县城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导学案,标签: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学习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重难点预测

 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学法指导 导 学 过 程 续备、补备

学生笔记栏

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邀请美术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学生创作的“诗配画”“画配诗”作品给予点评。 

 

一、自主预习

温馨提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我进行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咱们县城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2:在艺术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1围绕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2寻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

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内容3:在创造中,展示春天的踪迹 

   

 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 

   

 2可根据与春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创作绘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达方式,创作“赞春之歌”。 

  

  3可模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及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 

二、合作探究 

分组小组人数:4—6人 

  

 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越近越好,便于沟通交流。 

   

 任务分配:让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

任务

1.编辑“自然日志”。 

2.出墙报或办手抄报,展示觅到的春的踪迹(可以是在艺术中寻到的春的踪迹的摘抄;可以是自我创作“我心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等作品) 

3.唱出自己改编的“春天之歌”。  

4.介绍自己的“画配诗”“诗配画”等作品。 

 

三、挑战展示 

课内活动  

(一)教师导入: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   记录——春天的足迹  

1.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编辑的成果和介绍本组编辑“自然日志”的过程。   

2 、各小组选派1—2名同学介绍各自观察、记录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情况,且用3句话概括其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进行自我评价。 (邀请生物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各组的观察、记录进行指导,对编辑的“自然日志”和各位同学对观察、记录的情况介绍进行点评) 

3.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自然日志’”。 

活动二   展示——春天的赞歌 

1.展示并介绍各小组围绕各自活动内容所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 

2.各小组派出1—2名同学上台朗诵其以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创作的“春天的赞歌”,或上台演唱模仿歌曲《春天的故事》等改编的歌曲。 

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3.由学生和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参与式评价。 

4.邀请音乐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学生创作的歌曲进行点评。 

5.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春天的赞歌’”。 

活动三   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1.展示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的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等资料,供同学鉴赏。

2.各组同学展示并解说其课外制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 

3.由学生评委从“诗画配合是否恰当、画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等角度进行评价。 

4.邀请美术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学生创作的“诗配画”“画配诗”作品给予点评。 

5.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 

四、归纳反馈{活动小结} 

[1] [2]  下一页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