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教学设计4» 正文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教学设计4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35

概要: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总第22课时)一、 活动目标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二、 活动重点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 活动难点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四、 课时安排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两课时。五、 课外活动(一)选题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预计实现的目标,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教学设计4,标签: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总第22课时)

一、 活动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 活动重点

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活动难点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四、 课时安排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两课时。

五、 课外活动

(一)选题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预计实现的目标,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

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2:在艺术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1围绕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2寻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内容3:在创造中,展示春天的踪迹

○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

○2可根据与春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创作绘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达方式,创作“赞春之歌”。

○3可模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及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

(二)分组

小组人数:4—6人

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包容好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教学设计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