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隆中对》学案3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17

概要:23、隆中对设计人:张玉萍 王可伟 张晶 自学时间:10.13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教学重难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学法指导:朗诵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四、学生讨论回答: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学案3,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3、隆中对

设计人:张玉萍 王可伟 张晶      自学时间:10.13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难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学法指导:朗诵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 、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级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 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 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 可以为援

刘表 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 据益州险塞,暗弱 可攻荆益

张鲁 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www.88haoxue.com88haoxue.com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 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 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 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 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 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 物诸葛亮

与本文相关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1] [2]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隆中对》学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