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导学案2»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导学案2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07

概要:25、词五首教学目标: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望江南》一、 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学习《望江南》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和李商隐齐名,并称为“温李”。“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导学案2,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5、词五首

教学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望江南》

一、 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学习《望江南》

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和李商隐齐名,并称为“温李”。“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5)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1、  概括本词的主题思想。

《武陵春》

1、 朗读这首词。

2、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作者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4、 思考: 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5、 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6、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离恨恰如春,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试问闲愁都几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只载—船离恨向西洲。”  苏轼《虞美人》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董解元《西厢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白居易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

《渔家傲 秋思》

1、 朗读这首词。

2、 文学常识: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导学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