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曹刿论战》课堂教学实录» 正文

《曹刿论战》课堂教学实录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639

概要:师:大家分析得都不错,那大家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呢?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 生1:我是从人物的对话中看出来的。第三段曹刿说的那些话不但说明了胜利的理由,更说明了他是一位军事家。 生2:我也是从对话中看出来的。第一段中曹刿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现出了他对那些达官显贵的蔑视。 生3:而鲁公在第一段说的话也表明,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战争的根本,平时为政也有不少缺点。 生4:我是从人物的动作中看出来的。第二段中曹刿在追击敌人之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说明他做事十分小心。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也正是我们在前面介绍《左传》的特点时说到的:它善于通过对话和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也正是我们分析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采用表演方式,最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达到了背诵的要求。师:既然课文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如此精彩,那让我们来尝试一下,看看我们能否将课文中的对话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将课文中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演出来。请一、二、三组的同学准备第一段的朗读;四、五、六组的同学准备第二段的表演。 (学生准备)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我想

《曹刿论战》课堂教学实录,标签: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师:大家分析得都不错,那大家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呢?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

生1:我是从人物的对话中看出来的。第三段曹刿说的那些话不但说明了胜利的理由,更说明了他是一位军事家。

生2:我也是从对话中看出来的。第一段中曹刿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现出了他对那些达官显贵的蔑视。

生3:而鲁公在第一段说的话也表明,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战争的根本,平时为政也有不少缺点。

生4:我是从人物的动作中看出来的。第二段中曹刿在追击敌人之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说明他做事十分小心。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也正是我们在前面介绍《左传》的特点时说到的:它善于通过对话和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也正是我们分析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采用表演方式,最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达到了背诵的要求。师:既然课文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如此精彩,那让我们来尝试一下,看看我们能否将课文中的对话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将课文中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演出来。请一、二、三组的同学准备第一段的朗读;四、五、六组的同学准备第二段的表演。

(学生准备)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我想先问一下,等会儿朗读和表演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生5:朗读要注意语气。比如“肉食者鄙”这句话要读出轻蔑的感觉。与鲁公对话中的肯定与否定语气也要很明显。

生6:表演也一样。要突出曹刿的坚决与果断。

学生的表演非常投入,效果也不错。□专家点评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想必大家的表演会更加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学生表演)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战争内涵

对比电视,过渡到结构分析。□专家点评

师:看到大家精彩的表演,可以看出大家确实是理解了这篇课文,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以大家的演技,都快可以考虑让大家去拍一部《曹刿论战》的电视剧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篇文章描写战争的过程好像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电视不大一样啊。

生1:是的,平常看战争片,打仗的场面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课文没怎么描写厮杀的场面。

师:确实,那我们这篇课文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1:课文详写的是战前和战后。

师:战前的什么和战后的什么呢?

生1:战前的准备和战后的总结。

适当的点拨,发挥教师的作用。师:很好,那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而不像电视一样多描写一些战争场面来吸引读者呢?

(学生面露难色)

师:那我来提示一下。我们的史学家记载历史并不仅仅是记录事件,他们更希望后人从中能够得到一定的教训。

生1:我明白了,作者详写战前和战后是希望后人能够更好地明白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

师:好,一针见血。那大家不妨探讨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鲁国在长勺之战中以弱胜强呢?

生2: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有一位好的统帅,精通谋略的指挥者,就像赤壁之战中的火攻之计一样,是用智谋获胜的。

生3:鲁国抓住了最好的作战时机,趁“彼竭我盈”的机会出击,一举奠定了胜局。

生4:还有,课前提示中说,齐国发动的是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争,它不得人心,所以才会失败。

一叶知秋,引导学生探求了事物的规律,学生才能有真正的收获。师:大家总结得非常正确,确实,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除了实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的运用。大家讨论一下,历史上其他的战争是不是符合这一规律。

生5:抗日战争时,日本的军事实力比我们强,但他们是侵略者,我们又运用了正确的游击战术,所以最后获胜的是我们。

生6:赤壁之战,曹操的部队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他中了对方的火攻计,结果一败涂地。

生7:我们学过的陈涉吴广起义也是一样,起义军的装备虽然不好,但由于他们反对暴秦,是正义的,所以他们的起义能够成功。

生8:所以我们以后一定不能支持那些不正义的战争,比如美国入侵伊拉克。

生9:我们还要向曹刿学习,多用计谋,不能蛮干。

课内学习,课外继续收集资料,学以致用。□专家点评

师:大家归纳得非常好。看来,学习了《曹刿论战》,我们的最大收获就应该是认识到战争的内涵。我们身边虽然没有战争,但我们无法避免矛盾与冲突,面对它们,我们要像课文中说的一样。第一,我们是不是有理的一方;第二,我们要多开动脑筋想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下课后,请大家再收集相关战争的资料,补充到自己的摘抄本上。

教学反思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逐句翻译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朗读、表演等形式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这样做,不但可以消除学生机械翻译的枯燥感,还能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

4.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习惯,如果学生的条件有限,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也正是新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原因。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曹刿论战》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