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教学设计5»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下《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教学设计5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51

概要: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5)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探究质疑 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

人教版九年级下《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教学设计5,标签: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5)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探究质疑

    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 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4、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主预习2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1、发:起,指被任用; 2、举:被举用,被选拔; 3、士:狱官;4、苦:使...痛苦;

5、劳:使...劳苦;  6、饿:使...饥饿;7、拂乱:使...颠倒错乱; 8、所以:所做的事;

9、动:使...惊动; 10、忍:使...耐得住;  11、曾益:增加,曾同“增”;

12、空乏:资源缺乏,使...受贫困之苦;13、恒:常; 14、过:犯过失;

15、衡:同“横”,梗塞,不顺;16、作:奋起,有所作为。  17、征:征验,表现;

18、入:国内;19、出:在外面,国外; 20、拂(bi):同“弼”,辅弼。

精读品析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证明了什么?

  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证明了生于忧患。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目的是什么?

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6、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 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勾践灭吴的故事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教学设计5》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