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离骚》第二课时教案» 正文

《离骚》第二课时教案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三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81

概要: 五、品析诗歌艺术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屈原的高尚品质,那么,诗人是如何表现其品质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后明确:诗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光辉俊洁的人格。用“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来装饰自己,比喻自己,极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2.教师补充 我们把《离骚》中作者以“香草”“美人”喻指自己美德的这种表现方法称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经常见到。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田园,过清淡朴素的闲居生活而不感寂寞的思想感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朱·文天样《过零].洋》)(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概括追忆) 3.要求学生从自己知道的诗歌中举几例运用了“移情法”的句子。 明确: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离骚》第二课时教案,标签: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五、品析诗歌艺术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屈原的高尚品质,那么,诗人是如何表现其品质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后明确:诗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光辉俊洁的人格。用“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来装饰自己,比喻自己,极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2.教师补充

    我们把《离骚》中作者以“香草”“美人”喻指自己美德的这种表现方法称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经常见到。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田园,过清淡朴素的闲居生活而不感寂寞的思想感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朱·文天样《过零].洋》)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概括追忆)

   3.要求学生从自己知道的诗歌中举几例运用了“移情法”的句子。

    明确: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这两句写对社会人生客观规律的参悟,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生活是复杂的,就像春天的繁花芳草,到处开放,到处生长,逐渐使人眼花缭乱,使人策马奋蹄,不断地前奔探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其五)

    (表达作者希望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雄心)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唐·戴叙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

    (解说:联系旧知识.意在加深学生对移情法的理解)

    4.要求学生将《离骚》和前边学过的《诗经》作个比较,看看二者有何异同?

    明确:不同点:(1)形式不同,《诗经》为整齐的四言诗,《离骚》的句子不拘长短,可六言、七言。

    (2)表现的手法不同:《诗经》为现实主义的手法。《离骚》为浪漫主义的手法。

    相同点:二者都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5教师可补充本文的赋、比、兴的运用特点。

    明确:本文的赋既用于叙事,如追述身世和名字的由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也用于抒情,如:“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本文的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如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以香木比喻群贤,以婚姻好和比喻需臣亲密合作等。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解说: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自己动脑,明确两大创作手法的特色,加深其对赋、比、兴手法的理解)

    六、课文小结

    《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作品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宏大的艺术空间和开阔的生活画面,塑造了诗人非凡的自我形象。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情感和奇特的形貌、驰骋于神山仙界。柳宗元曾惊叹地说:“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同时,比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作品之中,比喻和象征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春兰秋菊、飘风云霓,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司马迁称其:“其文约,其词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教后记


上一页  [1] [2] 


Tag:高三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三册语文教案
》《《离骚》第二课时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