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4)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5)李清照(1084—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著有《漱玉词》《李清照集》。(6)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人教版高三册《词七首》教学设计5,标签: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4)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5)李清照(1084—1151?),南宋女词人。号
(6)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 度被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 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著有《稼轩长短句》。
(7)姜夔(约1155一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江西波阳)人。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南宋词人、音乐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三.诵读要诀(分组朗读)
《虞美人》:上下两片各四韵,诵读时应把握住先抑后扬的基调,读出对比。“何时”、“多少”、“又”、“不堪”应重读;“只是”应强调,“一江春水”后宜稍顿,然后徐徐吐出“向东流”三字。
《雨霖玲》:本词的诵读基调应保持低沉、凄婉,注意保持乐句的完整性,读时要注意声断气不断。
《念奴娇》:苏东坡懂音律,但作词往往不受音律拘束。本词句法有一些不合词格,如上片第二句和下片第二句,读这两句时重音应放在“千古”和“雄姿”上。
《鹊桥仙》:词的上片写相会,宜读得轻快;下片写分别和怀念,宜读得沉重些,但最末两句又应读得昂扬。
《声声慢》:词中表现的情绪相当消沉。上片叠字多,节奏可稍快,“怎敌他,晚来风急”宜快速;下片抒情浓郁,宜低沉缓慢。
《永遇乐》:诵读基调要保持豪壮;韵脚要读得响亮,其后要稍长停顿;结句为全词主旨所在,要读出作者一吐心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读成悲怨之语。
《扬州慢》:朗读本词时,首先要清楚作者描写的意象,体验词人的沉痛之情,把握住悲怆的基调。读这首词
吐字宜慢,句后停顿也要长一些,要读得从容不迫。
《虞美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学习《虞美人》,鉴赏它的跌宕起伏的笔法以及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特点。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0分钟)
1.背景材料(指一名学生诵读,2分钟)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到汴京。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相传后主于
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2.自由朗读(要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2分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把握词眼(3分钟)
①你认为全词最关键的应是哪一个词?(以此引出名句,引出词眼。)
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一篇:《项链》教学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