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正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四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76

概要:生13:林冲的反抗其实在此之前就有了,当陆虞侯为高衙内骗林冲的娘子到自己家去,林冲就开始反抗了,不过,反抗的对象不是高衙内而是陆虞侯,这种反抗的程度很有限。 师:但这种反抗毕竟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且这样写,还有什么好处? 生14:这样写,还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和逻辑。 师:继续! 生14:当李小二告诉林冲陆虞侯来到沧州时,林冲又一次怒从心头起,买刀寻凶,但最终一无所获,于是反抗的怒火慢慢熄灭,委曲求全又占了上风。 生15:林冲在山神庙听到陆虞侯等人的自供状,终于忍无可忍,复仇的怒火熊熊燃烧,就像那边的燃烧的草料场。终于手刃仇敌,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诞生了。 师:林冲的杀人,写得很有讲究,谁来说说。 生16:林冲杀死其他的人,都是用花枪,而杀陆虞侯却是用解腕尖刀,因为这把尖刀就是为他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其实不是在杀人,而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控诉社会的不公,显示林冲革命造反的正义性,读来痛快淋漓。 生17:我也觉得林冲结尾的杀人,既是杀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那个软弱屈辱的自己,一个新的林冲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雪与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标签: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生13:林冲的反抗其实在此之前就有了,当陆虞侯为高衙内骗林冲的娘子到自己家去,林冲就开始反抗了,不过,反抗的对象不是高衙内而是陆虞侯,这种反抗的程度很有限。 
师:但这种反抗毕竟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且这样写,还有什么好处? 
生14:这样写,还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和逻辑。 
师:继续! 
生14:当李小二告诉林冲陆虞侯来到沧州时,林冲又一次怒从心头起,买刀寻凶,但最终一无所获,于是反抗的怒火慢慢熄灭,委曲求全又占了上风。 
生15:林冲在山神庙听到陆虞侯等人的自供状,终于忍无可忍,复仇的怒火熊熊燃烧,就像那边的燃烧的草料场。终于手刃仇敌,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诞生了。 
师:林冲的杀人,写得很有讲究,谁来说说。 
生16:林冲杀死其他的人,都是用花枪,而杀陆虞侯却是用解腕尖刀,因为这把尖刀就是为他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其实不是在杀人,而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控诉社会的不公,显示林冲革命造反的正义性,读来痛快淋漓。 
生17:我也觉得林冲结尾的杀人,既是杀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那个软弱屈辱的自己,一个新的林冲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雪与火,让我很受启发。文章中哪几次写到雪,作用是什么? 
生18:从林冲接管草料场开始,大雪初起“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沽酒时,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回来时,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还有,林冲进庙“把身上雪抖了”,雪地杀仇,把陆虞侯“丢翻在雪地里”,最后,雪夜上梁山。 
师:风雪写得很有层次,很有讲究,谁来说说? 
生19:直接写雪,比如卷起大雪,雪下得紧,雪越下得紧了;还有侧面写雪,比如林冲沽酒背风迤俪而行,回来迎着朔风,还有风雪压倒草厅;而人物行动描写也时时不忘风雪。 
师:风雪描写的作用,有何作用? 
生20:雪越来越大,是不是预示情况越来越危急,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 
生21:阴冷的雪还是林冲孤苦命运的一种象征。 
师:有意思,我看《水浒传》电视时,发现导演把雪和火结合得很好!你看,在冰天雪地里,草料场熊熊的烈火,一个孤寂、阴冷,一个迸发、暴烈。草料场的大火终于点燃了林冲复仇的烈焰!同学们接着说。 
生2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风雪无情天有情! 
生23: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比如不是风雪,林冲不会沽酒御寒,不沽酒御寒就见不到山神庙。见不到山神庙后来就不会到那里栖息。而没有风雪,草厅就不会倒塌,林冲也不会逃过一劫。另外,如果不是风大雪紧,林冲可能不会用大石头抵住庙门,那就听不到仇人的自供,林冲由懦弱到坚强,由屈辱到反抗,也就失去了依据。 
生24:烘托人物心理。最后,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师:你刚才的那个画面,让我想起了一首唐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个美人究竟长得如何,作者并未告诉我们,但借助于娇艳鲜嫩的桃花,烘托出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还有《荷花淀》中开头的景物描写,干净、清爽、清灵,能够很好映衬水生嫂的美丽心灵;而且能够为下文的温馨夫妻话别渲染气氛;在主题上表达上,如此美好的家园,岂容敌人来践踏!这就是水生嫂深明大义的原因。好了,现在谁来总结一下,刚才我们的探究成果? 
生25:我们通过情节的发展史,研究了林冲从妥协忍让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 
师:归纳得很到位!那么,林冲如此妥协忍让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奋起反抗的基础又是什么?通过林冲这个典型形象塑造,作者要反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大家不妨讨论讨论。 
生26:林冲妥协忍让的性格,是和他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林冲出身枪棒世家,而且还是一个中层干部,家有娇妻,丰衣足食,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是不会起来反抗的。比如,李逵上山是最简单的,因为不造反他连裤子都没得穿!而杨志是金刀令公杨业的后人,家庭出身使得他有忠君思想,总是幻想光耀门楣、重振家业、封妻荫子,一开始也和林冲一样,对统治者抱有幻想,失了生辰纲之后,无路可走了,才不得不上梁山。 
生27:我觉得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等只是形成性格的一个因素,不能过分夸大!个人的气质因素也不可忽略。比如鲁智深就没人欺负他,他是主动出击,军官做不成就做和尚,和尚做不成就上山,他的头脑里很少有提辖职位,有的只是疾恶如仇、拔刀相助! 
师:说得好!能够用联系的观点、比较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了。鲁智深和林冲除了个人气质上的因素外,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还是有一些差别的。鲁智深毕竟是下层军官,从最底层民众中出来,斗大字不识一筐,光棍一条,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他老是担心坐牢时没人送饭,就说明了这一点。 
生27:老师说得对。 
师:后来,林冲在高俅的步步紧逼下,终于奋起反抗。高俅的步步紧逼是外因,林冲反抗的内因的基础是什么? 
生28:林冲不得志,感觉到很压抑。 
师:何以见得? 
生28: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一个是正面交代,林冲曾经对陆虞侯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瓒的气。”这就是说林冲虽然是一个中级官吏。但在受压迫上与下层人民有相通之处。林冲帮李小二和陆谦,可能就是看到他们落魄,看到他们尴尬,才挺身而出的。这也可以理解成同病相怜。 
师:就是说,林冲也是被压迫者,也感到不平,而不平则鸣,是吗? 
生28:对,这是个火种,虽然沉寂,但始终在顽强的生根发芽。 
师:还有哪些基础? 
生29:我来说说,林冲特别讲究“义”,比如帮助李小二,扶助陆虞侯,这都是林冲“义”的一面。李小二能够豁出生命危险,帮助林冲,既是报恩,当然也有“义”的因素在支撑。而林冲特别愤恨陆虞侯,也就是因为他不讲义气,恩将仇报。可见讲义气是林冲性格中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这是林冲能够奋起反抗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师:就是说,林冲的讲义气,在某些时候代表的就是正义,而正义与邪恶是势不两立的,所以,这也就是林冲最后“不忍”,奋起反抗的内在原因。作者塑造林冲这个典型形象,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四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四册语文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