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75.放辟邪侈:泛指一切不守封建社会“规矩”的行为。放,放荡。辟,同“僻”,指行为不正。邪,和“辟”同义。侈,和“放”同义。 76.然后从而刑之:这以后才跟着对他施加刑罚。刑,施加刑罚,名词作动词。罔民:对人民张罗网,也就是使民自陷于罪的意思。罔,同“网”,用作动词,张罗网。 77.制:规定。 78.畜:养活。 79.乐岁:丰年。凶年:收成不好的年份。 80.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做好事。之,往、到。从之也轻:跟着国君走挺容易。之,指国君。轻,容易。 8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却恐怕来不及呢。惟,只。赡,足。 82.奚暇治礼义哉:哪里有空闲讲求礼义呢?奚,何。暇,空闲。治,讲求。 83.树:种植。衣:穿,名词作动词。据说古代人一般到了五十岁,如果养蚕,就可以衣帛,否则只能衣麻。 8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豚,小猪。彘,猪。畜,家畜。时,指繁殖的时机。 85.谨:谨慎,这里指谨慎从事。庠序:学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教:教化。 86.申之以孝悌之义:用孝悌之义反复地修“庠序之教”。申,反复。义,道理。 87.颁白:同“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和译文,标签: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75.放辟邪侈:泛指一切不守封建社会“规矩”的行为。放,放荡。辟,同“僻”,指行为不正。邪,和“辟”同义。侈,和“放”同义。
76.然后从而刑之:这以后才跟着对他施加刑罚。刑,施加刑罚,名词作动词。罔民:对人民张罗网,也就是使民自陷于罪的意思。罔,同“网”,用作动词,张罗网。
77.制:规定。
78.畜:养活。
79.乐岁:丰年。凶年:收成不好的年份。
80.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做好事。之,往、到。从之也轻:跟着国君走挺容易。之,指国君。轻,容易。
8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却恐怕来不及呢。惟,只。赡,足。
82.奚暇治礼义哉:哪里有空闲讲求礼义呢?奚,何。暇,空闲。治,讲求。
83.树:种植。衣:穿,名词作动词。据说古代人一般到了五十岁,如果养蚕,就可以衣帛,否则只能衣麻。
8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豚,小猪。彘,猪。畜,家畜。时,指繁殖的时机。
85.谨:谨慎,这里指谨慎从事。庠序:学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教:教化。
86.申之以孝悌之义:用孝悌之义反复地修“庠序之教”。申,反复。义,道理。
87.颁白:同“斑白”,头发半白。负:背。戴:把东西顶在头上。
88.黎民:百姓。黎,众。然而:这样却。
89.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
译文:
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
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
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
“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
“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
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
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五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五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