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学设计及练习» 正文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学设计及练习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五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55

概要:[1]臣未之闻也[2]将以衅钟[3]构怨于诸侯[4]莫之能御[5]此无他,与民同乐也[6]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7]良人者,所仰望终身也[8]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11、下列成语出处正确的是 A、一暴十寒——《弈秋》B、与民同乐——《孟子见梁惠王》 C、疾首蹙頞 ——《齐桓晋文之事》D、缘木求鱼——《齐人有一妻一妾》 12、默写填空 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未所有生者也。 B、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 C、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虽与这俱学,——————。 13、《孟子见梁襄王》选自《-》。在课文中,孟子以---为例,对梁襄王讲述了的道理。 14、“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15、“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告诉我们: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天下。这实际上是孟子---的具体体现。 16、《弈秋》一文形象地说明了做事要--的道理。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学设计及练习,标签: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1]臣未之闻也[2]将以衅钟[3]构怨于诸侯[4]莫之能御[5]此无他,与民同乐也[6]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7]良人者,所仰望终身也[8]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11、下列成语出处正确的是
A、一暴十寒——《弈秋》B、与民同乐——《孟子见梁惠王》
C、疾首蹙頞 ——《齐桓晋文之事》D、缘木求鱼——《齐人有一妻一妾》
12、默写填空
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未所有生者也。
B、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
C、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虽与这俱学,——————。
13、《孟子见梁襄王》选自《-------------》。在课文中,孟子以---------------------------为例,对梁襄王讲述了的道理。
14、“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15、“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告诉我们: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天下。这实际上是孟子---------------的具体体现。
16、《弈秋》一文形象地说明了做事要------------------的道理。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译文:
B、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B、层级检测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8------22题
他日,见於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18、补出省略的成分
A、( ) 曰:「可得闻与?」B、()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 )曰:「不若与人。」D、「不若与众()。」
19、为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A、众B、用如“之”C、“之乎”的合音(兼词)
D、“之于”的合音
(2)与人乐乐,孰乐?A、谁B、仔细C、哪一个D、同“熟”
20、写出本段中的两个通假字:
21、用现代汉语翻译“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
22、用一个成语概括孟子所要阐明的主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人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3、解释加点词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
B、非其上者非也。非:------------
C、乐民之乐者 乐:-------------
D、民亦乐其乐 乐:--------------
E、忧民之忧者, 忧:------------
F、民亦忧其忧。 忧:-----------
24、翻译划线的句子:


25、用《庄暴见孟子》中的词语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26、阅读下面文章,在[ ]( )内填写省略的内容。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後食乎?”[ ]曰: “然。”[ ]( ):“许子必织布而後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 ](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 ]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於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然。”[ ]( )“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孟子•滕文公上》)
三、写作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7、根据《庄暴见孟子》一文的学习,以《从”与民同乐“说开去》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28、请根据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并参考以下材料,以《浅议孟子的”民本思想》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附材料: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夫诸侯为大夫。
B、不嗜杀者能一之。天下莫不与也。
C、(万章问“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曰:“然是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
D、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主之视臣如土介,则臣之视君如客仇。
E、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税,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则地方百里而可王。
F、国人皆曰贤,然后察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G、春秋无义战。
H、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I、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参考答案:
1、cù bó pù hú zhuó yì shì pèi duó、 hù sù 、hé 、Wū、hé、huán、gǔ、Yuè、shàn、bó、cù、è、jié
2、A、归附、跟随B、怎么样C、国君D、技艺
3、A、猝,猝然B、曝,晒,惑,感到疑惑(奇怪)D、谓,认为
4、阻止、爱好、统一、通“猝”、升官、打猎、通“迤”、用在主谓语之间,无实义、到、饱食、皱起、想不通、明智
5、“或”通“惑”、“暴”通“曝”、“与”通“欤”、“施”通“迤”
6、A、驾车B、控制C、阻止D、治理
7、1/A、音乐B、欣赏音乐C、欢乐(快乐)D、享受快乐2/A、士兵B、死C、最后D、通“猝”
8、C
9、数词动用:J名词作状语:H名词动用:AC形容词动用:F形容词作名词B使动用法:EGI意动用法:D
10、[1][4]为宾语前置,[2][3]为状语后置,[5][7]为判断句,[6][8]为状语前置。
11、A
12、A、一日曝之,十日寒之B、专心致志,则不得也C、专心致志,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矣
13、《孟子•梁惠王上》、禾苗遇旱枯,遇雨兴、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
14、反对不义战争,向往和平生活
15、民本思想
16、专心致志
17、A、另一个表面上好象也在听,实际上却一心想着有只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B、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阻止得了呢?
18、A、齐王B、孟子C、齐王D、乐乐
19、1/C2/C
20、A、“直”通“只”B、“与”通“欤”
21、独自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个更快乐呢?
22、与民同乐
23、A、指责B、不对(是错的)C、以……为乐(意动用法)D、欢乐(快乐)E、以……为忧F、忧愁
24、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天下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附于他,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25、与民同乐
26、“[ ]”按先后顺序共1——15空,单数内填“陈相”,双数内填“孟子”;三个“()”内均填“曰”字。
27--28、略。


上一页  [1] [2] [3] 


Tag:高五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五册语文教案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学设计及练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