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新人版《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 正文

新人版《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五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99

概要: 2、联想生活,再现生活 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不经过思考就不易发现。很多考生文思闭塞的主要原因是:把所写的事物孤立起来,而看不到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如果考生善于运用联想,发现了这种联系,则思路自然宽阔。2003年高考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浙江状元文《石碑上的历史》,就将思维的触角探到当今现实生活,文章采用古今对比鲜明的“双轨式”结构,以古代县官和当今村民黄四娘的选择来扣题,分合恰当,起结新颖,立意深远———在“以情代理”根基深厚的中国农村里,一个村妇说出“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啊”,难道还不是对情感社会的反思、对理性社会的呼唤吗?这给人以一种历史使命的凝重感。 3、想像生活,丰富情感 想像是人们利用记忆中的某些片段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像可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在写作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方法是下面三种:或大胆虚构,超越时空,模拟人物,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对未来进行想像;或想像细节描写,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如江苏作文《乌鸦的自白》,则采用了记叙体的寓言故事。以乌鸦为第一人称,指出人们在认识上

新人版《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标签: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联想生活,再现生活
   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不经过思考就不易发现。很多考生文思闭塞的主要原因是:把所写的事物孤立起来,而看不到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如果考生善于运用联想,发现了这种联系,则思路自然宽阔。2003年高考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浙江状元文《石碑上的历史》,就将思维的触角探到当今现实生活,文章采用古今对比鲜明的“双轨式”结构,以古代县官和当今村民黄四娘的选择来扣题,分合恰当,起结新颖,立意深远———在“以情代理”根基深厚的中国农村里,一个村妇说出“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啊”,难道还不是对情感社会的反思、对理性社会的呼唤吗?这给人以一种历史使命的凝重感。
   3、想像生活,丰富情感
   想像是人们利用记忆中的某些片段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像可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在写作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方法是下面三种:或大胆虚构,超越时空,模拟人物,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对未来进行想像;或想像细节描写,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如江苏作文《乌鸦的自白》,则采用了记叙体的寓言故事。以乌鸦为第一人称,指出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将乌鸦这种益鸟当作不祥之物,而对容易传染病菌的宠物却爱护有加,明显的就是根据亲疏远近来看待事物。这篇寓言故事因其想像独特而获满分。
   4、逐层分析,辨证理解
   一般的,对事物的分析方法有:逐层分析法和辨证分析法。所谓逐层分析法,就是针对话题,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拓展思路,最后达到揭示事理的目的。如2003年的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浙江满分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就运用逐层分析法。文章先描述“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这样一个常见现象,然后揭示这个现象的危害:“任人唯亲亲近了佞人,疑人唯疏疏远了忠良”,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当亲情直面正义,我们要做生死抉择摆正认知的天平;当友情直面道德,我们要如大法官捍卫评判的尺度。”这样逐层推进步步深入,文章思路十分清晰。通过辨证分析法展开文章,也是优化构思的常用方法。尤其是今年的话题作文涉及认知理论问题,而情感与认识的关系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正误、深浅、亲疏、远近都含有正题、反题,更需要辨证分析。如湖南满分作文《真理只有一个》,全文紧紧扣住“是情感埋没了真理,还是真理在情感的簇拥下熠熠生辉”作辨证分析,揭示了“真理只有一个”,人类必须挣脱感情因素对认知的影响的道理。再如湖北满分作文《亲亲与明理》,从“人非生而知之者,然而人生而有情。”到“当感情与真理并行不悖的时候,感情则成为激励人去奋斗的“催化剂”;可当感情与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却又如何呢?”到“然而古儒的经典里,却不是这样看的。”说理是从个例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通,话题拓展得开、说得透。
   【材料新鲜】
   1.续写故事,拼接现实
   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说的是中国儿童的聪明才智。作家凌鼎年的《曹冲称象之后》(原载《大河报》),就是借用了这个历史题材,巧妙地把典故作为一个“药引子”,把小说的主体部分放在之后发生的事情上,通过想像,把故事拼接到现实生活,虚构出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曹冲称象之后成为名人而被炒作,引发了新闻、广告、出版、影视等方面的看好,用漫画式笔法状写“炒作成风”的浮躁世态;这些事情一环扣一环,因为合乎生活逻辑而显得真实。小说扣住“炒作”这一线索,讽刺了当今社会过分追求名人效应的现象。为了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小说采用了一些当今的术语、场景,以加强效。如“狗仔队”、保险、公证等,读来不禁思之、叹之。这一种方法尤其适用讽刺类文章,如《陶渊明的烦恼》2003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孙悟空下岗记》,要点在于“续写”要合乎人物性格,不能作太大改动。
   2.巧妙想像,放大细节
   王昭君出塞,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引发诗人骚客的众多议论。《昭君的选择》(2002年),就是选择了这个老题材,大胆虚构,超越时空,模拟人物,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显得非常有想像力,行文清新舒畅,成为不可多得的高考优秀作文。他设想昭君出塞前一晚上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贴到人物来写”(沈从文语)。比如,他详细描写了“将扑火的蛾儿救出来”这个细节,“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通过情景的铺写,过程交代明白,显示了王昭君的美好心灵,丰满了人物形象,也暗示情节的陡转。
   3.节外生枝,演绎成文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身历三个人物,也可以说是见证了不同人物的人品。有关赤兔马的最终结局,《三国演义》77回中记载了“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这样一节材料。2001年高考,江苏蒋昕捷同学通过联想想像,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他扣住“马为何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在原材料的基础上作巧妙的生发,节外生枝地引入伯喜。然后描写他和马对话,发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加深我们对诚信的认识。这一种方法中,节,就是原材料,枝,就是新文章,“节”和“枝”应该水乳交融,合乎事理的发展逻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五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五册语文教案

上一篇:《阁夜》教案

》《新人版《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