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垓下之战》教案2(鲁人版《史记》选修)» 正文

《垓下之战》教案2(鲁人版《史记》选修)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史记   阅读:68280

概要:《垓下之战》教案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于《项羽本纪》,描写了楚汉战争的最后一仗,通篇气势磅礴,情节起伏,脉落清晰,展现了西楚霸王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壮,让后人具体感受到战争的宏伟气势和激烈程度。作者以一种对悲剧性人物个性化的体验和感觉,运用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极具生动形象、贴近人性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已经学过了诸如廉颇、蔺相如、韩信、孙膑等人物,但这些人物都不如项羽有争议,找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做重点案例来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加深对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了解,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目标 1. 翻译重点语句。 2. 划分课文结构。 3. 文本内容解读 重点难点 1. 重点语句翻译。 2. 诗歌对比赏析。 教学方法 1.反复阅读培养语感。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3.师生互动探讨分析。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熟练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蒲松龄有一副励志名联,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讲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那么上联是什么,说的又是谁的事情呢?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

《垓下之战》教案2(鲁人版《史记》选修),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垓下之战》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于《项羽本纪》,描写了楚汉战争的最后一仗,通篇气势磅礴,情节起伏,脉落清晰,展现了西楚霸王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壮,让后人具体感受到战争的宏伟气势和激烈程度。作者以一种对悲剧性人物个性化的体验和感觉,运用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极具生动形象、贴近人性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已经学过了诸如廉颇、蔺相如、韩信、孙膑等人物,但这些人物都不如项羽有争议,找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做重点案例来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加深对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了解,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目标

1.    翻译重点语句。

2.    划分课文结构。

3.    文本内容解读

重点难点

1.    重点语句翻译。

2.    诗歌对比赏析。

教学方法

1.反复阅读培养语感。

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3.师生互动探讨分析。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熟练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蒲松龄有一副励志名联,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讲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那么上联是什么,说的又是谁的事情呢?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讲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带领义军灭亡暴秦的故事。

但当项羽实现大志,登上功业的巅峰,获得人生的极度辉煌。但鸿门宴之后,形势急转而下,他很快就由一颗耀眼的巨星转化为急速消逝的流星,被他的对手刘邦取而代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垓下之战》,来一探究竟。

二.    相关资料

1.人物简介

项籍(前232-前202),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史上的战神。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人称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三年,征伐九州,一统天下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神话。

2.作品简介

    《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知识就是篇章之一。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楚汉纷争、垓下之战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3.时代背景

鸿门之宴拉开了项、刘楚汉相争的序幕,项、刘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政权争夺战。 项羽在鸿门宴后进入咸阳,烧杀抢掠后又东归,分封天下诸侯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不久又派人击杀楚怀王。刘邦被项羽分封到蜀地为汉王,仅三个月就率先引发了楚汉战争,并于公元前205年春率50万军队东伐项羽。虽屡遭败困,但均得逃脱,并用反间计除去项羽身边的范增。公元前203年,刘、项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议和罢兵后,刘邦又违约击楚。几经反复,项羽不断被削弱,终于在公元前202年,被刘邦主力和诸侯联军合力包围于垓下。项羽在悲歌别姬后,率仅28骑残部,与数千汉军展开了生平最后一次“快战”,终于自刎于乌江边。 

三.    朗读正音

1.    老师范读。

2.    重点字音。

深堑(qiàn)     虞(yú)姬     麾(huīī)下    绐(dāi)曰    

自度(duó)     披靡(mǐ)     瞋(chēn)目    十余创(chuāng)

3.学生朗读。

四.语句翻译

1.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2.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3.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4.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5.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6.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7.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8.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

参考答案:

1.汉已据天下的大半,诸侯又都归附于汉。而楚军已兵疲粮尽,这正是上天亡楚之时。不如索性趁此机会把它消灭。

2.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

3.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4.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

5.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

6.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

7.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8.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就拿着项王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这才投降。

五.整体把握

   理清思路,划分结构,为每部分概括要点。

   第一部分(1--2段):战前形势。

   第二部分(3--5段):战争经过。

第三部分(第6段):战后局势。

六.文本解读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第二部分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哪几个场面?这些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场面: ①第三段:霸王别姬 

②第四段:东城快战 

③第五段:乌江自刎 

作用: 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揭示主题。

 2.“霸王别姬”中项羽为什么哭了?如果删掉“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效果如何? 

[1] [2] [3] [4]  下一页


Tag: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
》《《垓下之战》教案2(鲁人版《史记》选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