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4

[02-27 13:17:2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孟子》选读   阅读:68466

概要:《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温州市第七中学徐若园教学目标:1、 读懂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2、 感知孔子形象,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价值所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个老人,55岁了,赶着一辆破旧的马车,带着十几个弟子,历时14年,足迹数千里,遇到了十多位诸侯国君,向他们推销自己的治国主张。诸侯国君对他虽有礼遇咨询,却始终没有人能够用他。14年里,他颠沛流离,受尽折磨。59时宋国的司马桓 因为不喜欢他推行的礼仪追杀他,一路奔波,因为样子样子疲惫,垂头丧气被一个郑国的人形容成“丧家狗”因为被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嫉妒,63岁的他被围困在陈蔡之间,绝粮七日,饿的奄奄一息。同年,63岁的他,还遇到了一些人,后世人们给了这些人一个称呼,隐士。 二、解读文本(一)这些隐士们对孔子的态度是什么?【追问】哪些话说明了这点? A.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如此衰微?(把孔子比成凤鸟,本来应该是赞叹,可是说他的德行衰微,所以应该是惋惜) 言外之意——你的为是错误的,而应是不为B.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以往是怎样的?——孔子“为”。未来应该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4,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

温州市第七中学徐若园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2、 感知孔子形象,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价值所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老人,55岁了,赶着一辆破旧的马车,带着十几个弟子,历时14年,足迹数千里,遇到了十多位诸侯国君,向他们推销自己的治国主张。诸侯国君对他虽有礼遇咨询,却始终没有人能够用他。14年里,他颠沛流离,受尽折磨。59时宋国的司马桓  因为不喜欢他推行的礼仪追杀他,一路奔波,因为样子样子疲惫,垂头丧气被一个郑国的人形容成“丧家狗”因为被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嫉妒,63岁的他被围困在陈蔡之间,绝粮七日,饿的奄奄一息。同年,63岁的他,还遇到了一些人,后世人们给了这些人一个称呼,隐士。

二、解读文本

(一)这些隐士们对孔子的态度是什么?

【追问】哪些话说明了这点?

     A.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如此衰微?(把孔子比成凤鸟,本来应该是赞叹,可是说他的德行衰微,所以应该是惋惜)

   言外之意——你的为是错误的,而应是不为

B.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以往是怎样的?——孔子“为”。未来应该是怎样的?——像我一样“不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言下之意,你过去的“为”是错的,现在你要改正过来,像我一样“不为”还来得及,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劝告)读一读,体会接舆的语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今之从政者殆而”  (对黑暗现实的无奈)( 这说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从政的人很容易惹祸上身,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学生朗读(接舆的话)强调兮  衰   犹   殆

还有长沮桀溺荷  丈人 晨门  荷蒉者

(二)他们或是劝告,或是嘲讽,都表示反对孔子的为,而孔子呢?面对众人的反对,孔子有怎样的反应?

 A.孔子下,欲与之言。

   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可是接舆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大家猜猜看,如果有交谈的机会,孔子会同意他的观点吗?既然不同意,为什么还“欲与之言”。

想说服接舆,争取说服接舆。哪怕说服不了,也希望接舆能理解自己。

 B.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

理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天下无道,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天下有道。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将亡,力挽狂澜乃我之职责所在。

这番话孔子是以怎么样的语气来说的?怃然。怅然的样子。

比较淡然  泰然   愤然   怃然

淡然  泰然 比较镇定,无所谓的样子,孔子肯定不是无所谓,他是比较在意隐士们的看法的。为什么,因为隐士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忧国忧民,知道国家目前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知其不可”逃之。隐士们为什么都去种地了,因为生计所迫。隐士不种地就饿死了。(隐者避世,总要吃饭,不吃饭,下场就是伯夷叔齐?)这里用李零的什么是隐士的话论证。

愤然,表示一种愤怒,就显示不出来孔子其实是能够理解隐士们的做法的。因为知其不可(他知道这个社会非常的混乱,黑暗),所以隐士逃之这样的行为孔子是理解的。李零说:“他(孔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非常不满,因而对隐士的不合作非常欣赏,但又害怕不合作,就无法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过于消极无为,所以仍然不肯放弃对政治生活的参与。”

如果是愤然,决裂的态度,也就说明孔子是不知其不可而为之,那就不是孔子了,不是圣人了。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怃然表现的是孔子内心的凄凉和孤独。但是文章把这些隐士和孔子放在一起,并不是要否定谁或者肯定谁,其实无论是孔子还是隐士,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做法。

用两个词语分别形容孔子和隐士,你会用什么?

(三)所以明知行不通也要去做,明知四处碰壁也要尽人事。那么这种精神最明显的是体现在文章的哪件事情上?

1、孔子报告哀公,陈恒杀了国君,请出兵讨伐他。

2、 以何种语气来说?(庄重,虔诚)

3、何以见得?沐浴而朝  以及重复出现的四个字上“不敢不告也”能不能换成“不能不告”“不得不告”   不敢写出了孔子对这件事情的敬畏,为什么不敢不告。这件事与孔子有什么关系?

4、孔子一生都以维护周礼为己任,(这是他的理想啊。)所以现在发生了违反周礼的事情,孔子当然不敢不告。

5、告了之后哀公同意了他的建议了吗?哀公怎么说?

6、为什么哀公要这么说?介绍三桓

7、孔子对鲁国的这个现状是否了解。那么孔子为什么一连两次说出“不敢不告也”?(孔子这时候已经71岁了,总共就活了73个年头,68岁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整理文献从事教育,可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他仍然不敢不告。)

8、告了之后国君三桓有没有听取他出兵讨伐的意见。没有。

9、他在去告知之前知不知道此行的结果。知道的。为什么?

因为鲁哀公没有说同意或者不同意,而是让孔子去告知三桓。当时鲁哀公权利被架空了,三桓掌握了权利。其实三桓与陈成子一样有着弑君之心。所以又怎么听取孔子的建议呢。

 10、 反复的申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而又想有作为的心情。齐读,体会。请一个学生读。

读出了什么?一种悲壮,一种伟大,一种敬佩,一种无奈与失落,一种对理想的汲汲渴求,一种为国为民的无怨无悔。

(四)孔子在他73岁这一年,也就是在他死的这一年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 [2]  下一页


Tag:《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