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 正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682

概要: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即“则以何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4、浴乎沂——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沂浴”,在沂水中洗澡。 5、为国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即“以礼为国”,用礼来治国。 (五)词类活用. 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名词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 走到后面 3.风乎舞雩 名词作动词 吹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事 大事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列名句,并说说意思。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微博展示 新华网济南10月1日电 (记者 刘宝森)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10月1日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即“则以何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4、浴乎沂——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沂浴”,在沂水中洗澡。

5、为国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即“以礼为国”,用礼来治国。

(五)词类活用.

 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名词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三子者出,曾皙后。名词作动词  走到后面

3.风乎舞雩   名词作动词  吹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事   大事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列名句,并说说意思。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微博展示  新华网济南10月1日电 (记者 刘宝森)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10月1日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这个长30秒、展现孔子故乡山东风土人情的短片,用富有感染力的毛笔水墨画描绘孔子形象,以孔子标准的“作揖行礼”动作标识贯穿始终。短片选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山东人,以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大成殿、五岳之首泰山、中国母亲河黄河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青岛海滨等场景为背景行作揖礼,片尾处孔子带领这些现代山东老乡集体全家福似的一揖,并辅以印章模式的“中国山东”标志和大尺寸英文字母,突出“孔子故乡,中国山东”的主题。

山东是齐鲁文化发祥地,孔子被认为是典型山东人形象的代表。片中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谦恭礼让。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介绍,该短片于北京时间10月1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北端的大屏幕上播出。近年来,世界对孔子思想的认同感日渐加深。2009年,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61票赞成、41票反对,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截至今年5月,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

对于此事网上曾引发各种热议,您认为,如此高调的资本投入能否获得期待中的文化认可?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呢,请你发一条微博(140字以内)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知识链接】古代文化知识——名、字、号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

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退之。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

  古人通常尊敬对方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上一页  [1] [2]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