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夜归鹿门歌》教案5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383

概要: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痔之病。”(《麓堂诗话》)这个比较同样适合于这两首诗。 七、背诵全诗 八、相关链结 1、李白《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 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 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毀,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词语解释】 ①夫子:对男子的敬称。 ②风流:飘逸洒脱的风度。 ③

《夜归鹿门歌》教案5,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痔之病。”(《麓堂诗话》)

这个比较同样适合于这两首诗。

      七、背诵全诗

      八、相关链结

      1、李白《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

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

      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

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

      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毀,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

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词语解释】

      ①夫子:对男子的敬称。 ②风流:飘逸洒脱的风度。 

      ③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④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⑤卧松云:指退隐山林。 ⑥中圣:即喝醉酒的意思。 

      ⑦醉月:月下醉酒。     ⑧揖清芬:向高风清韵致敬。 

      ⑨安:岂。             ⑩徒此:惟有在此    徒此:惟有在此。

      【诗文解释】

      我钟爱孟浩然,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年轻的时候就抛弃了功名爵禄,晚年在青松白

云间隐居。在月光下饮酒常常沉醉,迷恋景色不愿意侍奉君。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样怎么能够仰望得到?我只

能在这里向你作揖崇仰你清香的德行。

      【诗文赏析】

      诗人对孟浩然不图名利,淡泊清高的品格予以了赞颂,表现出诗人与孟浩然深厚的情意,同时抒发了诗

人敬仰孟浩然,羡慕他的生活的情绪。

      全诗自然豪放,工整流畅,意境深远。

      补充:

      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

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

      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

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

      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

      2、怎么理解苏轼评价孟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后山诗话》引)?

      宋人言韵,有“不俗”、“有余味”等含义,是很高级的审美境界。苏轼说孟浩然诗韵高,并将孟喻为

“造内法酒手”,这是很高的评价。“内法酒”即宫廷御酒,能造内法酒者自然是高手。苏轼以之喻孟,称赞

他为作诗之高手,又称其诗“韵高”。这与前人对孟诗的评论是一致的。

      参考前人的评论和孟浩然诗来理解“韵高”。或有高雅脱俗,有妙悟,有格调,含蓄蕴藉、醇至飘逸等

含义。

      至于“才短”,显然是言孟之短处。如大内造酒高手却缺少材料,这个比喻有点模糊。从“韵高”之论

看,“才短”当不是说缺少天赋才情,而是指缺少“材料”。但“材料”又是指什么呢?后人继苏轼而作的一

些解释,或可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如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云:

      子瞻云浩然诗如内库法酒,却是上尊之规模,但欠酒才尔。此论尽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

已。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如此看来,“才短”、“无材料”当有两层意思。一指内容、题材比较单薄,不够丰富;二指学问不够

深厚渊博。宋人“以才学为诗”,孟浩然则是以灵气、悟性为诗者。


上一页  [1] [2]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夜归鹿门歌》教案5》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