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参考» 正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参考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832

概要:明君圣王的典范。舜也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经四方部落首领的推举,尧命舜摄政。他巡行四方,铲除了鲧、共工、兜、三苗四人。尧去世后,他继天子之位,咨询四方部落首领,挑选贤人治理民事,还选拔治水有功的禹做继承人。跟尧一样,舜也是儒家学者推崇备至的明君圣王的典范。子贡说的那种“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境界,连尧舜都担忧做不到,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而孔子所宣扬的仁就不是这样疏阔。他向子贡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就这么简单,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己才欲立,便也立人;己才欲达,便也达人。”(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三)在孔子那个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父亲;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君上;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兄长;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孔子接下来还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近取譬”是指就近取自己作比方,也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仁之方”就是实践仁的方法。这样的仁,不必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参考,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明君圣王的典范。舜也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经四方部落首领的推举,尧命舜摄政。他巡行四方,铲除了鲧、共工、兜、三苗四人。尧去世后,他继天子之位,咨询四方部落首领,挑选贤人治理民事,还选拔治水有功的禹做继承人。跟尧一样,舜也是儒家学者推崇备至的君圣王的典范。子贡说的那种“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境界,连尧舜都担忧做不到,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而孔子所宣扬的仁就不是这样疏阔。他向子贡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就这么简单,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己才欲立,便也立人;己才欲达,便也达人。”(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三)在孔子那个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父亲;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君上;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兄长;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孔子接下来还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近取譬”是指就近取自己作比方,也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仁之方”就是实践仁的方法。这样的仁,不必尧舜,所有的人都做得到。

总之,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要做到仁并不难,关键看你是不是有这种追求。所以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意味着,对每一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孔子把仁这种境界看得比生命都重要。选文第8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仁人”指讲究仁义的人。志士仁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只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仁是孔子为人生开启的根本方向,是孔子为世人营造的安顿人生的居所。选文第9则:“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里主要是看这句话的前一半。“约”,意思是指贫困。孔子说,不讲究仁义、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讲究仁义、没有仁德的人,若长期处于贫困中,必定会无所不为。孔子说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就是说德行崇高的人在困厄中能够坚持道义,而人格卑下的人在困厄中就不能节制自己的行为,会漫无准则,不择手段地干坏事。另一方面,不讲究仁义、没有仁德的人若长期处于安乐中,必定会忘乎所以,流于淫滥。古今中外那些“富贵而淫”的人物往往都是如此。

孔子仁的学说,蕴含着很多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问题探究

一、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提示: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地对他人好,只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思考后面的问题。

给中国人提点意见 

[法]孟德威

前不久,我出席了一个由中国地方政府举办的晚会。在从晚会现场坐车返回饭店的途中,我无意间听到坐在我后面的两个8岁小女孩谈起她们在中国的经历。讲到中国人时,一个小女孩说:“我真讨厌他们随地吐痰……还有,他们开车也很没有礼貌!”

“在中国生活难道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吗?”

童言无忌,小女孩所说的话不必太介意,毕竟“到处吐痰”或“开车没有礼貌”只是少数人的行为。但同时也不可否认,这些少数人不文明的举动,对中国人的整体形象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我听到这两个小女孩的对话,不禁回想起我的孩子到中国时随口说的几句话。我对小孩的道德观、言语举动等,与多数法国家长一样要求比较高。如果换我女儿说“中国人到处吐痰”,我一定会纠正她,跟她说不能这样一概而论,把一个人的恶习说成是一国人的弊病。但当去年8月,我的孩子在不到早上7点就被大声说话的路人吵醒时,她问我:“在中国生活难道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吗?”我当时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只想到自身方便而不考虑别人的人,在中国确实能经常遇到。

我在几年前读过《论语》,印象比较深的有这么一句话:“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尽管我不完全赞同孔子的思想与道德观,但还是认为这句话对于建立一个和睦的、能让大多数人生活愉快的社会环境是相当关键的。在法国,无论是在家里、学校或在外面,家长对小孩的礼貌修养都有一定的要求。撇开比较复杂、贵族式的礼仪不谈,看到别人时打招呼、握手,别人给你东西要说声谢谢,说话不能太大声,自己的举动不要影响到别人,买东西要排队,开车要谦让行人等,都属于基本的礼貌。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这种观念。我们同时也认为,贫穷不可耻,但道德与礼貌修养不佳倒是很见不得人、很羞耻的事情。

有些中国人为了加塞儿,干脆就把前面的人推到一旁

但在中国,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三年的客居生活使我逐渐发现,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排队、与人打招呼、开车礼让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等基本的生活准则,却被一定比例的中国人所忽视。我甚至怀疑,中国学校是不是没有给学生上过道德课?家长难道不曾要求小孩要讲礼貌吗?当你到银行存钱或到邮局寄信,当你到火车站窗口买车票,当你在超级市场买东西时,有时你真的怀疑,是不是有些人从来就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大家明明都在排着队,却偏偏有个别人“自然而然地”、毫不犹豫地不等前面的人办完手续,就抢先把自己的东西丢过去。甚至我还遇到过干脆就把我推到一旁的人,也许他觉得我妨碍他加塞儿了吧。刚开始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愣在那里,简直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现在遇到类似情况,我会毫不客气地要求对方排队。这时,大部分人都会感到不好意思,但我也确实碰到过根本就不认为自己的举动不妥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参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