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5.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市:名作动,做生意)6. 居则具一日之积(积:动作名,军需给养)7.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载:动作名,行装)8.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勤:形容词作使动,使……辛劳)9.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施:动作名,恩惠)10. 秦不哀吾丧(哀:为动用法,为……哀伤)11. 子墨衰绖(墨:名作动,把……染成黑色)12. 败秦师于崤(败:形容词作使动,使……败,击败)13. 遂墨以葬文公(墨:名作动,穿着黑色孝服葬:为动用法,为……举行葬礼)14. 晋于是始墨(墨:名作动,穿着黑色孝服)15. 彼实构吾二君(构:使动用法,使……结怨)16. 以逞寡君之志(逞:使动用法,使……满意,使……快心)17. 秦伯素服郊次(郊:名作状,在郊外)六、特殊句式1.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判断句)2.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3. 公使谓之曰(省略句)4. 尔何知?(宾语前置)5. 晋人御师必于崤(介词结构后置)6.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判断句)7. 牛十二犒师(定语后置)8. 使皇武子辞焉(省略句)9.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判断句)10
《秦晋崤之战》学案,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5.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市:名作动,做生意)
6. 居则具一日之积(积:动作名,军需给养)
7.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载:动作名,行装)
8.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勤:形容词作使动,使……辛劳)
9.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施:动作名,恩惠)
10. 秦不哀吾丧(哀:为动用法,为……哀伤)
11. 子墨衰绖(墨:名作动,把……染成黑色)
12. 败秦师于崤(败:形容词作使动,使……败,击败)
13. 遂墨以葬文公(墨:名作动,穿着黑色孝服葬:为动用法,为……举行葬礼)
14. 晋于是始墨(墨:名作动,穿着黑色孝服)
15. 彼实构吾二君(构:使动用法,使……结怨)
16. 以逞寡君之志(逞:使动用法,使……满意,使……快心)
17. 秦伯素服郊次(郊:名作状,在郊外)
六、特殊句式
1.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判断句)
2.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3. 公使谓之曰(省略句)
4. 尔何知?(宾语前置)
5. 晋人御师必于崤(介词结构后置)
6.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判断句)
7. 牛十二犒师(定语后置)
8. 使皇武子辞焉(省略句)
9.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判断句)
10. 使归就戮于秦(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11.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判断句)
七、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让军队疲劳地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2.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译文: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叛离之心
3.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译文: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
4.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译文: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
5.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译文:敝国不富裕,为您的部下的停留,住一天就准备一天的军需给养;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6.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译文: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正因为如此,各种食物都快吃完了
7. 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译文: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8.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译文:秦国不为我们国君之死而哀伤,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
9.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译文:将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在战场上把他们擒获,一个女人顷刻之间就在都城内把他们赦免了
10.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译文: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
11.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译文: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八、阅读理解
1. 蹇叔判定秦师“必死是间”的根据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什么性格?
答:根据是他对秦、郑、晋三方的分析秦:“劳师袭远”,“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从而得出结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的分析表现了他的料事如神,他不顾被嘲弄的耻辱和杀身的危险,用哭师的形式诤谏,使人感受到了一个老臣的忠诚、慈父的悲切和智者的执著
2. 课文写了秦穆公的哪些言行?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答:写了秦穆公的一“访”一“辞”一“骂”,表现了他贪婪虚伪、刚愎自用的性格
3.王孙满判定秦师“必败”的根据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根据有二:一是“轻而无礼”——“轻则寡谋,无礼则脱”;二是“入险而脱,又不能谋”王孙满从军容的角度分析了秦军必败的内因,进一步印证了蹇叔的预测,也显示了“尚幼”的王孙满的聪明才智
4.本段塑造了一个热爱祖国的商人形象当发现祖国遇到危难时,弦高立即舍弃私利为国解忧他的机智勇敢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两个方面:①当机立断,随机应变一方面自称奉郑君之命来犒劳秦师,一方面又迅速派人回国内报告②从容镇定,言辞得体他向秦军主帅说出一段貌似谦恭、实则强硬的言辞,很符合一个“使者”的身分,使秦军对郑国早已准备与之周旋深信不疑
5.厡轸力主击秦师与厡轸怒斥纵秦囚中两个片段表现了原轸怎样的性格?
答:厡轸坚定地站在晋国的立场上,深刻认识到放虎归山的危害性他义愤填膺地感慨晋“亡无日矣”,他忘了君臣之礼,直呼文嬴为“妇人”,他先是“怒”,后是“唾”,他的忠直之心、刚烈之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FONT>
6.作者的意图不在于“叙战”,而在于“论战”,揭示了战争胜负的因果规律是什么?
答:贪暴轻狂必败,知己知彼必胜
7.文中人物语言,不仅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而且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中外交辞令的高度技巧本文中有三处外柔内刚的外交辞令的典型例子:一是弦高的话委婉中透露锋芒,二是皇武子的话以殷勤之词表严正之态,三是孟明的话在谦卑中包藏杀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