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6段: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 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 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 2.理解荀子在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 文中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 【合作探究】 1.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 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顺应和利用“天”和规律而生存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大而言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案教学设计3,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
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
2.理解荀子在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
文中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
【合作探究】
1.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
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顺应和利用“天”和规律而生存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大而言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以礼仪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导致混乱。小而言之,治理家庭应该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个人的工作学习,应相信自我,努力奋斗,克服盲目崇拜和自卑的心理,以自己的行动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3.文章的中心是人定胜天,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开始以设问的形式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它不能主宰人世的吉凶祸福。从而得出“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的正确结论。然后又从天不可畏,人言可畏的角度,强调对人事应该重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作者得出“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的结论,告诫人们应“制天命而用之”。
【课堂小结】
概括文章内容(提示:相关连接)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检测】
1.课后练习三
(1)县,同“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
(2)本事,指农事。
(3)白,显著。
2.判断下列句子
A.治乱非天也 判断句 B.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省略句
C.礼义之不愆 宾语前置句 D.物之已至者 定语后置句
3.一词多义 “道”
A.天有常道矣 名词,规律
B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4.特殊句式,写出判断依据
(1)判断句
○1治乱非天也 ……也,表判断
○2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禹以治,桀以乱 “以”后省略宾语“之”
○2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可”前省略主语“是”
(3)宾语前置句
○1此之谓也 “此之谓”宾语前置,应为“谓此”,说的就是这
○2礼义之不愆 否定句宾语前置,应为“不愆礼义”
(4)状语后置句
○1繁启、蕃长于春夏 “蕃长于春夏”状语后置,于春夏生长
○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于明月”状语后置,比太阳月亮
(5)定语后置句
○1物之已至者 “已至者”应在“物”前
5.作文应用 语文
今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向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身,因此联系自身和社会现实,认真地读一读《荀子》,对修身处世是很有帮助的。
“人定胜天”是《荀子》中著名的观点,她激励着人们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人类也曾为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辨一下,人类真的能战胜自然吗?人类可以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吗?这样去逆向思考就会写出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
“人定胜天”吗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是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是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是。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本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上一篇:《有教无类》导学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