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汤显祖与《牡丹亭》» 正文

汤显祖与《牡丹亭》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378

概要:在《牡丹亭》中,汤显祖满怀热情与挚爱,精心地为读者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作品细腻地展示了她从无端苦闷、青春觉醒和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的心理上和行动上的过程,她那蕴藏在心底的火一样的热情和梦想。杜丽娘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官宦之家,父亲古板正派,不认为人有感情,母亲出生于名门,时刻恪守着礼教的准则。在杜丽娘的周围,只有空寂的闺阁、冷清的塾堂、不懂事的丫鬟以及每日只会教她“思无邪”、“收放心”的迂腐的老儒陈最良。她没有人身的自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就连片刻的午睡、在衣服上绣花鸟都被责骂为不守妇道。因而,就连年幼的丫鬟也发出:“昔氏贤文,把人禁杀”的抗议。就是在这死水一般的环境中,杜丽娘的青春却不可遏制地觉醒了。就在被统治者视为宣扬“后妃之德”的《诗经?关雎》中,触发了杜丽娘“人而不如鸟乎”的感叹。杜丽娘没有受到所谓“后妃之德”的感化,相反,这首古老的恋歌却成了她爱情的催化剂。她瞒着父母,第一次来到了她生活了三年还不知道的家中后花园。面对着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着春色盎然的气息,她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青春活力与爱情欲望复苏了。她不禁感慨万千地唱道:“天呵,春色

汤显祖与《牡丹亭》,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在《牡丹亭》中,汤显祖满怀热情与挚爱,精心地为读者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形象。作品细腻地展示了她从无端苦闷、青春觉醒和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的心理上和行动上的过程,她那蕴藏在心底的火一样的热情和梦想。杜丽娘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官宦之家,父亲古板正派,不认为人有感情,母亲出生于名门,时刻恪守着礼教的准则。在杜丽娘的周围,只有空寂的闺阁、冷清的塾堂、不懂事的丫鬟以及每日只会教她“思无邪”、“收放心”的迂腐的老儒陈最良。她没有人身的自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就连片刻的午睡、在衣服上绣花鸟都被责骂为不守妇道。因而,就连年幼的丫鬟也发出:“昔氏贤文,把人禁杀”的抗议。就是在这死水一般的环境中,杜丽娘的青春却不可遏制地觉醒了。就在被统治者视为宣扬“后妃之德”的《诗经?关雎》中,触发了杜丽娘“人而不如鸟乎”的感叹。杜丽娘没有受到所谓“后妃之德”的感化,相反,这首古老的恋歌却成了她爱情的催化剂。她瞒着父母,第一次来到了她生活了三年还不知道的家中后花园。面对着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着春色盎然的气息,她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青春活力与爱情欲望复苏了。她不禁感慨万千地唱道:
  “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于宦族,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这正是表明了杜丽娘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对礼教束缚的不满,对年华流逝的惋惜。继而,她在梦中实现了与年轻貌美的书生柳梦梅的欢会。梦中幽会,就是其内心渴求而生发出来的一种浪漫境界。作者在《惊梦》中,淋漓尽致地讴歌了杜丽娘幻想中的爱情,并在剧本中创造出花神的形象来保护这对年轻人的幽会。正是杜丽娘对封建礼教道德的勇敢抗争,也是汤显祖对于封建礼教的大胆挑战。
  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梦中的美境毕竟在那个时代只能存在于梦中。对此,汤显祖有着清醒的认识。梦中最甜美、最温暖的经历,恰恰促使她更强烈地感受到现实的凄凉与心愿的难以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的反差,杜丽娘忧郁成疾,憔悴而死。她的死,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死于封建礼教对人性的窒息。因而,她的死是对封建礼教最严正、最强烈的抗议!
  杜丽娘在现实社会中死去了。然而,她的灵魂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爱情的追求。她上天入地,走人间闯阴府,寻觅着她的爱情。她实现了与柳梦梅的再次相会,并在柳梦梅的帮助下,由死复生,最终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梦中的情人。杜丽娘为爱情而死,为爱情而生,生生死死,咬定“情”根不放松。正是由于她坚持追求“至情”,因而获得了重生。这一点,无疑对千千万万追求幸福、自由婚姻的男女是巨大的激励,其意义是无法低估的。在杜丽娘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也寄托了封建时代无数妇女的理想。因而,《牡丹亭》在受封建礼教拘禁、压抑最深的广大妇女中,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她们也演出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悲剧。


     3. 汤显祖剧作的艺术成就
  “临川四梦”自问世之后,就一直受到了极高的评价。王骥德在《曲律》中把汤显祖评为“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在我国戏曲史上,既是明代首屈一指的剧作家,也是把传奇这种体制发展到顶峰、代表传奇最高成就的戏曲文学家。他在戏曲艺术上是第一个将浪漫手法引入传奇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浓郁的抒情场面,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都体现出汤显祖剧作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特点。

  “临川四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着眼于人物的思想感情与内心世界。尽管汤显祖可以使人物故事虚到极点,但有时却又落实到真切的实处。如杜丽娘复生时的一段与柳梦梅的对话描写。这种先虚后实、虚实结合乃至虚则虚之、实则实之的写法,正好将理想与现实融汇贯通了起来。
  汤显祖剧作的语言成就也一直得到交口称赞。他的戏曲语言,既有元杂剧语言富有本色的传统,又融合有六朝辞赋、五代词的绮丽风格,既自然、真切、质朴,又含蓄、空灵、清丽,形成了汤显祖剧作语言的独特风采。下面,我们摘录《牡丹亭? 惊梦》中的杜丽娘的一段抒情唱词,来领略汤显祖戏曲语言的才华:

  [步步娇] 袅晴丝吹到闲庭院,摇荡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爱好是自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声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 遍春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弱。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盼,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隔尾]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惘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当然,汤显祖剧作的语言,即使像《牡丹亭》这样的杰作,也仍然存在着刻意求工的毛病,流于雕琢纹饰的句子也有不少,有的句子还存在着艰涩难懂的地方。但这毕竟是白璧微瑕,并不能掩盖《牡丹亭》语言的熠熠光华。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汤显祖与《牡丹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