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9课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1.字音玄德(xuán) 峨冠博带(é) 倥偬(kǒng zǒng) 管仲(zhòng) 殷馗(kuí)寰宇(huán) 愕然(è) 襄阳(xiāng) 潺湲(chán yuán) 松篁(huáng)斡旋(wò) 汉胄(zhòu) 荆榛(zhēn) 寰海(huán) 鼎鼐(nài) 吾侪(chái) 慵懒(yōng) 苗裔(yì) 经纶(lún) 鄙悃(kǔn) 鹤氅(chǎng)愧赧(nǎn) 揲蓍(shéshī) 悒怏(yìyàng) 荏苒(rěn rǎn)2.通假字五反而方得一面(通“返”)3.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不劳下问(向下)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每天,成天)兄长两次亲往拜谒(亲自)荆州北据汉、沔(在北面)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东面,在西面)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在西面,在南面,对外,对内)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亲身,亲自)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在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知识梳理,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第9课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1.字音
玄德(xuán) 峨冠博带(é) 倥偬(kǒng zǒng) 管仲(zhòng) 殷馗(kuí)
寰宇(huán) 愕然(è) 襄阳(xiāng) 潺湲(chán yuán) 松篁(huáng)
斡旋(wò) 汉胄(zhòu) 荆榛(zhēn) 寰海(huán) 鼎鼐(nài)
吾侪(chái) 慵懒(yōng) 苗裔(yì) 经纶(lún) 鄙悃(kǔn)
鹤氅(chǎng)愧赧(nǎn) 揲蓍(shéshī) 悒怏(yìyàng) 荏苒(rěn rǎn)
2.通假字
五反而方得一面(通“返”)
3.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不劳下问(向下)
闻令兄卧
兄长两次亲往拜谒(亲自)
荆州北据汉、沔(在北面)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东面,在西面)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在西面,在南面,对外,对内)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亲身,亲自)
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在北面,在南面)
亮夜观天象(在夜里)
(二)名词用作动词
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拄着拐杖)
(三)使动用法
一声长啸安天下(使……安定)
(四)意动用法
乞即席地权坐(把……当作席子,坐在)
4.古今异义
道貌非常 古义:与平常不同。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极。
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古义:这么多。
今义:①如此之多;如此之大。②多少;若干。③很多。
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古义:诚挚恳切。
今义:指巴结讨好。
5.一词多义
6.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此书必诈也
真隐居贤士也
乃卧
乃卧龙冈也
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
此必卧
刘备也
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
此亦隐者之言也
某乃刘备也
吾等非卧龙,皆卧龙之友也
吾乃颖川石广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
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
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
此非卧龙家兄,乃家兄岳父黄承彦也
此用武之地也
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
(二)状语后置句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
已书贱名于文几
欲伸大义于天下
(三)被动句
吾素闻徐母最善,虽为操所囚
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
不期为尊客所闻
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7.成语
三顾草庐: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峨冠博带: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峨:高;博:阔。
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呕:吐;沥:一滴一滴。
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闻:听到。
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贯:贯穿,进入。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
犬马之劳:愿像犬马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