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项羽本纪》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二《传记选读》)» 正文

《项羽本纪》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二《传记选读》)

[02-27 13:00:5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426

概要:师:我想问问项羽的扮演者,我们学习的是《项羽本纪》这篇课文,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表演鸿门宴而不是表演《项羽本纪》中节选的情节呢?生3:因为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偏听轻信、优柔寡断、政治幼稚的人。我们觉得这些性格特点在《鸿门宴》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所以我们选择表演《鸿门宴》。师:既然你们的观点是认为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他的幼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生4:他没有听取谋士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表现了他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他看不清政治局势,不明白刘邦和他已经不是共同抗秦的同志,而是争夺天下的对手,更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少谋。我们认为,项羽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壮士,也是一个天真的英雄,只是生在了一个不需要天真的时代。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师:我们看到前两组的过对于项羽的性格的分析意见是有不同的,我们看看第三组同学的展示。第三组成果展示:生5: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壮英雄。我们是采用散文的形式来展示的。(学生朗读散文)(一)有人说: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项羽在乌江上的那一剑,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我多想穿越时空,飞临乌江,用我孱弱的手,

《项羽本纪》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二《传记选读》),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师:我想问问项羽的扮演者,我们学习的是《项羽本纪》这篇课文,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表演鸿门宴而不是表演《项羽本纪》中节选的情节呢?

生3:因为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偏听轻信、优柔寡断、政治幼稚的人。我们觉得这些性格特点在《鸿门宴》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所以我们选择表演《鸿门宴》。

师:既然你们的观点是认为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他的幼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4:他没有听取谋士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表现了他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他看不清政治局势,不明白刘邦和他已经不是共同抗秦的同志,而是争夺天下的对手,更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少谋。我们认为,项羽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壮士,也是一个天真的英雄,只是生在了一个不需要天真的时代。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项羽是一个幼稚的武夫。

师:我们看到前两组的过对于项羽的性格的分析意见是有不同的,我们看看第三组同学的展示。

第三组成果展示:

生5:我们组认为项羽是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壮英雄。我们是采用散文的形式来展示的。

(学生朗读散文)

(一)有人说: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项羽在乌江上的那一剑,是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我多想穿越时空,飞临乌江,用我孱弱的手,栏下他欲将血刃的宝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说不定他能超越狭隘自我的男儿本色,,为漫长的历史,增添了一片经久不衰的绚丽春色。

(二)我欣赏项羽,我欣赏他豪迈性格;李清照的评价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虽然历史将他沉没,但他却如大山般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坚毅无悔地接受着历史的洗礼,我相信,他不会永远沉默。项羽,千百年来,他没有死去,他在咆哮,叫声震动着历史的海洋,他用他的霸气为后世书写下辉煌的篇章。

师:这组同学的散文写得很有文采,你们的观点和前两组有所不同,你们认为项羽具有悲剧的性格,我想知道你们指的悲剧性格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吗?

生6:项羽是一个悲剧性格就是刚愎自用,看重情义。其实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陈平曾经在他帐下效力,却因他"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刚愎自用的性格让他失去了一个个人才,而刘邦就因为会问“为之奈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大家的成果已经展示完了,听了各组的小结,每个组对项羽的评价出现了差异,同学们能否谈谈你们赞同或者不赞同哪组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学生进行自由辩论)

3、教师小结:

师:听了刚才大家的讨论无论是赞同项羽是个英雄的还是说项羽是个武夫的,都是有理有据的,看来每个同学对项羽的形象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也想来谈谈我对项羽的看法。

我觉得刚才大家说的都没错,其实本来项羽这个人物的性格就是复杂的,是多样的,他英勇善战,却疏于谋略;他爱人礼士,又刚愎自用;他残暴急躁,又仁和慈悲;他豪爽直率却也轻信偏听。正是由于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才使得项羽是那么的生动而真实,才会引起后人的争议,我们看很多文学作品中,往往是那些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同学们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对项羽人物形象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是因为项羽这个人物本来在社会中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第一组同学看到的是项羽作为英雄人物的角色,项羽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力能扛鼎、能征善战,他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而第二组的同学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角色,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目光短浅、优柔寡断,可以说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所以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没有错,你们只是站在项羽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去评价的。其实,每个社会中的人都会因身份的不同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站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去看,得出的评价自然也有所不同。

另外, 从同学们作为读者自身的角度看,读者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会受时代背景、自身的阅历、价值观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评价项羽的诗歌,也是有不同的观点的。

(展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

师:这两首诗都是评价项羽的,可是作者的对于项羽的评价却是不同的,大家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生7:李清照认为项羽是位豪迈壮烈的英雄。她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气慨豪壮,可歌可泣。李清照作为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诗人,经历过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目睹了宋高宗狼狈南逃的经历,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南侵之时不管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软弱无能。所以作者歌颂项羽的不苟且偷生的气节。

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批评了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强调须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这个他自身的经历也有关。早年仕途不顺,中年又历经磨难,最好终于功成名就。所以在他看来,只要“包羞忍辱”,必能“卷土重来”。

师:由此可见,李清照和杜牧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自身的经历不同,对于项羽的评价也不同。所以刚才大家对于项羽的评价有多种观点是正常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拓展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的探讨了项羽的性格特点,了解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在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很多,比如刘邦、曹操,请大家在课后以《刘邦,我想对你说》或《我看曹操》为题,写一篇人物短评吧。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项羽本纪》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二《传记选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