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战争、历史与生命——重读《战争与和平》» 正文

战争、历史与生命——重读《战争与和平》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教案资料   阅读:68448

概要: 皮埃尔被游击队救出来了,治疗了三个月。他觉得,没有了使他苦恼的妻子和法国人,活着是多么好、多么美妙啊。先前一直使他苦恼的,他经常寻找的东西——人生的目的,现在对他来说已不复存在了。因为他觉得这个人生的目的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正是因为这个目的的不存在,才给了他完全的自由感,而这时他的这种自由感就是他的幸福。他不能有目的,因为他现在有了信仰,不是信仰某种制度,或言论,或思想,而是信仰一个活生生的可以感知到的上帝。他在以前是抱着他给自己提出来的一些目的去寻求上帝的。可是,他在被俘期间突然认识到,上帝就在眼前,就在这里,它无所不在。他认识到,在普拉东•卡拉塔耶夫心目中的上帝比共济会会员们所承认的造物主更伟大、更无限、更高深莫测。他觉得像一个人极目远眺,结果却在自己的脚跟前面找到了他所要寻找的东西,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人。现在他已经学会在一切东西中看见伟大、永恒和无限了,因此,他欢欢喜喜地看他周围那永远变化着的、永远伟大的、不可思议的、无限的人生。他看得越近,他就变得越平和,越快活。原先曾毁掉他的全部精神支柱的那个可怕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对于他已经

战争、历史与生命——重读《战争与和平》,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皮埃尔被游击队救出来了,治疗了三个月。他觉得,没有了使他苦恼的妻子和法国人,活着是多么好、多么美妙啊。先前一直使他苦恼的,他经常寻找的东西——人生的目的,现在对他来说已不复存在了。因为他觉得这个人生的目的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正是因为这个目的的不存在,才给了他完全的自由感,而这时他的这种自由感就是他的幸福。他不能有目的,因为他现在有了信仰,不是信仰某种制度,或言论,或思想,而是信仰一个活生生的可以感知到的上帝。他在以前是抱着他给自己提出来的一些目的去寻求上帝的。可是,他在被俘期间突然认识到,上帝就在眼前,就在这里,它无所不在。他认识到,在普拉东•卡拉塔耶夫心目中的上帝比共济会会员们所承认的造物主更伟大、更无限、更高深莫测。他觉得像一个人极目远眺,结果却在自己的脚跟前面找到了他所要寻找的东西,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人。现在他已经学会在一切东西中看见伟大、永恒和无限了,因此,他欢欢喜喜地看他周围那永远变化着的、永远伟大的、不可思议的、无限的人生。他看得越近,他就变得越平和,越快活。原先曾毁掉他的全部精神支柱的那个可怕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对于他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对“为什么?”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常常准备了一个简单的答案:“为什么?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

    无论如何,皮埃尔的生活和性格由此有了改变。外表他和先前差不多,心不在焉,好像所关心的不是眼前的事,而是他自身的某种特别的事情。从前,他虽然显得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却是一个不幸的人;因此,人们总是远远地躲着他。可是现在,他的嘴角经常挂着人生欢乐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对人同情的亮光。只要有他在场,人们都感到愉快。从前,他一说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只顾自己说,很少听别人说话;现在他善于听人家说话,因此人们也乐意把最秘密的心事告诉他。他能理解和欣赏别人灵魂中的优秀品质,乃至常能唤醒和引发这种优秀品质。他也承认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索、去感觉和去观察事物;承认不可能用语言来改变一个人的信念。这一点博得了所有人的普遍好感。这种人的多元性在以前曾经使皮埃尔激动和恼怒过,而如今却成为他能同情别人和激起兴趣的一种基础。人与人相互之间在生活中的观点不同,甚至于观点完全相反,这使皮埃尔感到高兴,使他显现出嘲讽的、温和的微笑。当同伴一路上不停地抱怨俄国比欧洲穷、落后、愚昧无知,觉得到处死气沉沉,而皮埃尔却在漫天大雪中,在这一望无垠的大地上看见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但他并不去反驳。在一些实际的问题上,皮埃尔现在也出乎意料地感到自己对遇到的事情有了主见,他对金钱问题仍然像以前一样漫不经心,但是他现在明显地知道什么事情是应当做的和不应当去做的。他学会了拒绝。

    他和娜塔莎的重获自由,还使他觉得自己有了获得她的爱情和缔结婚姻的希望。在这一时期,他觉得,不仅对他一个人,而且对整个世界来说,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他的爱情,在于她能不能爱他,有时他甚至觉得所有的人所忙的就只有这一件事——就是为他俩的未来幸福而奔忙。所有的人都被他的光辉照得通体透亮,不管遇见什么人,他立刻毫不费力地从他们身上看出一切好的值得爱的东西来。皮埃尔后来经常回忆在这一段时间里幸福的狂热。但他认为,在这一段时间里所形成的对人们和对环境的见解,永远都是正确的。皮埃尔的狂热就在于,他不像以往那样,一定要在人身上发现他认为人应具有的优秀品质时才爱他们;现在他的内心是充满了爱,他在无缘无故爱人们的时候,总能找到值得他爱他们的无可争辩的理由。

    这是不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的态度?这里是不是把握到了自由主义行为和态度的核心——承认多元、宽容待人?而且这是否还是一个自己快乐、也给人快乐的自由主义者的态度——热爱生活,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再进而言之,这里是不是还提供了对自由主义的一种恰当的精神信仰——上帝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普通的事件之中,人们就应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上帝?人生无目的、或者说多目标,亦即没有一个涉及所有人的根本的、既定的、统一的目的,而只有各个人的具体的生活目标,人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种惟一的根本目的、终极目的。而且,主人公似乎在这里认定,这一自由主义观点虽然是在他狂热的幸福时期得出的,但却是永远正确的。难道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也同样达到了一种“历史的终结”,哪怕这种“终结”是限制在一个极其基本和微小的范围内?

    不管作者如何具有如一些人所称的反自由主义的倾向,他在作品中的议论如何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宿命论的色彩,但他的主人公却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自由主义的生活态度和承认精神选择的自由的观点。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一个反自由主义者却让自己得到了自由主义的结论。作者作为一个文学家,更忠实于生活本身的逻辑而不是自己思想的逻辑。

    主人公的精神探索还会继续下去,但目前我们只能停在主人公目前所达到的终点上,它还能告诉我们几句什么最后的话呢?

    首先大概是热爱生命,且就按生命的本来面目那样热爱生命,包括热爱自己的命运:那可能是幸运的生命,但也可能是被冤屈、被错待、被冷落的命运。而要如此热爱命运,就包括热爱和原谅那冤屈、错待和冷落你的人。亦即也要按人们的本来面目去热爱亲人、邻人、旁人以至敌人。

    其次,我们要关注灵魂,但无论如何不要轻视肉体,正是这肉体给了我们所知道的生命,正是这肉体使我们能经受莫大的痛苦和打击而重新恢复生命,也恢复精神的探索。于是,正由于肉体生命的这种意义,所以我们要慎重对待最容易大规模毁灭肉体生命的战争,恰当地坚持战争的权利和行为伦理,提醒和追究人们、尤其是追究英雄们在历史行动中的道德责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上一篇:梅尧臣简介

》《战争、历史与生命——重读《战争与和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