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诗歌欣赏导论》教案» 正文

《诗歌欣赏导论》教案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教案资料   阅读:68731

概要: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两种类型。最初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背后有我之境中的我这一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的渗透于艺术意向中,在艺术品中,有我与无我常常以各处独立与相互渗透的方式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意境。这两种意境在中西方表现方式不同:西方艺术中物与我寻求对立,而不国艺术则强调物我交融。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概念:意象是一种非现实的心理存在,是一个审美表意系统。它的基本结构包括意和象两方面。意境是中国古典美的独特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最早由唐王昌龄提出。司空图将这一范畴具体化。宋严羽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之意境,清末王国维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二者联系: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意境可以包含意象,但意象不一定能达到意境。二者都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形态,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和谐。 区别: 1、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涉及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象广阔,意境深邃; 2、在审美层次上,意境是

《诗歌欣赏导论》教案,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两种类型。最初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背后有我之境中的我这一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的渗透于艺术意向中,在艺术品中,有我与无我常常以各处独立与相互渗透的方式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意境。这两种意境在中西方表现方式不同:西方艺术中物与我寻求对立,而不国艺术则强调物我交融。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概念:意象是一种非现实的心理存在,是一个审美表意系统。它的基本结构包括意和象两方面。意境是中国古典美的独特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最早由唐王昌龄提出。司空图将这一范畴具体化。宋严羽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之意境,清末王国维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二者联系: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意境可以包含意象,但意象不一定能达到意境。二者都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形态,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和谐。
 区别:
 1、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涉及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象广阔,意境深邃;
 2、在审美层次上,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的心灵突破了意象的限域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审美境界,从意向走向意境,意味着从有限走向无限,从形而下的外观走向形而上的感悟。意境不能离开意象而独立存在,但又必须超越意象方能达到,意象以个别、特殊为他的特征形态,意境则通向一般,有普遍性。
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范围较确定,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和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所以,境界是有审美的,亦有非审美的,有道德、宗教、学术等境界,这是意象所不及的。


上一页  [1] [2]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上一篇:《金锁记》教案

》《《诗歌欣赏导论》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