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色彩浓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19.第2自然段说:“那解释使我着迷”,请写出你的简要理解。(4分) 答: 。20.第5自然段中说:“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请结合文意,简要谈谈作者“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的原因或理由,分两点来答。(6分) 答: 。21.文章结尾说:“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请简要说说这些话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思想感情
《月,阙也》阅读练习及答案,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色彩浓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9.第2自然段说:“那解释使我着迷”,请写出你的简要理解。(4分)
答:
。
20.第5自然段中说:“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请结合文意,简要谈谈作者“渐渐爱
上了‘阙’的境界。”的原因或理由,分两点来答。(6分)
答:
。
21.文章结尾说:“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请简要说说这些话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思想感情。(4分)
答:
22.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只写序号 (2分)
①昨夜的星辰从银河中坠落了,人类在历史上丢失了自我。
②辉煌的理性,就是复兴希腊和罗马的文艺。
③但是苏醒毕竟是至关紧要的,从哥伦布开始的伟大探索,帮助人们寻找失落的自我。
④米洛的断臂维纳斯和拱券结构的罗马大水道,就是帮助他们在历史莽原上进行寻找的纵横坐标。
⑤这种迷失和困顿使人沮丧,使人遗憾,而当他们意识到了的时候更是如此。
18.A、C(A错在“以‘月’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的线索应是“月缺”或“天残地缺”;C错在“发现……真相,并从中悟出了……道理”)
19.在传统的理念中,月总是圆的,象征着团圆,可是中国古代文献却用“阙(缺)”来解释,这种看似有违常理的解释,很新颖别致,实在耐人寻味。
20.⑴“阙(缺)”往往是事物的常态;⑵残缺(缺憾)往往蕴含美丽。
21.世间事物乃至人生的圆满和完美总是相对的,而且常和缺憾与不如意相生相伴,因而对他人(物)要多一份理解,对己(得失)则多一分达观(豁达)。
22.(4分) ①⑤③②④
上一篇: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赏析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