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三、相似的情节暗含哲理的深化课堂实录片段三:师:麦基洗德通过什么方法让小男孩认识到自己的天命?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细节,对照写出两人的“谈话内容”以及“所反映的哲理”。生看书,划出关键语句,互相交流,完成对照内容。……师:这些深刻的哲理小男孩为什么那么快就接受了?生探讨生1:因为撒冷之王是个神。师:那小男孩相信他是神吗?生1:起初不相信,后来相信了。师:起初小男孩想听他说话吗?生1:不想听。师:撒冷之王是怎么引起他的兴趣的呢?生1:跟他谈书上的内容。师:还有吗?生1:还拿广场上的小贩做例子。师:很好,那你能总结一下,撒冷之王是靠怎样的办法吸引小男孩的吗?生1:他用很生动形象的实例来证明,小男孩很感兴趣。师:对,他用了生动形象的实例来证明,当然仅仅是靠实例证明是不够的,还要有深刻的哲理。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撒冷之王向小男孩表明的哲理吗?生1:一个人的生命不是被命运所掌控的,我们应该坚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师:说得很对,也很简练。撒冷之王就是通过生动的实例将哲理一步步深入,带领圣地亚哥认识了自己的天命,也带领我们认识了本篇小说的深刻内涵。师:为什么吉卜赛老妇人要求把财宝的十分之
《炼金术士》课堂教学实录,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三、相似的情节暗含哲理的深化
课堂实录片段三:
师:麦基洗德通过什么方法让小男孩认识到自己的天命?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细节,对照写出两人的“谈话内容”以及“所反映的哲理”。
生看书,划出关键语句,互相交流,完成对照内容。
……
师:这些深刻的哲理小男孩为什么那么快就接受了?
生探讨
生1:因为撒冷之王是个神。
师:那小男孩相信他是神吗?
生1:起初不相信,后来相信了。
师:起初小男孩想听他说话吗?
生1:不想听。
师:撒冷之王是怎么引起他的兴趣的呢?
生1:跟他谈书上的内容。
师:还有吗?
生1:还拿广场上的小贩做例子。
师:很好,那你能总结一下,撒冷之王是靠怎样的办法吸引小男孩的吗?
生1:他用很生动形象的实例来证明,小男孩很感兴趣。
师:对,他用了生动形象的实例来证明,当然仅仅是靠实例证明是不够的,还要有深刻的哲理。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撒冷之王向小男孩表明的哲理吗?
生1:一个人的生命不是被命运所掌控的,我们应该坚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师:说得很对,也很简练。撒冷之王就是通过生动的实例将哲理一步步深入,带领圣地亚哥认识了自己的天命,也带领我们认识了本篇小说的深刻内涵。
师:为什么吉卜赛老妇人要求把财宝的十分之一作为酬劳,而撒冷之王则要求把羊群的十分之一作为酬劳?
生2:吉卜赛老妇人告诉小男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代价”;而麦基洗德则告诉他“一开始便把自己还没到手的东西预支给别人,那就会失去为之奋斗的愿望”。
师:这两个哲理有没有递进?
生2:有。前一个好像只是暗示让小男孩去寻找财宝,后一个却是督促他去寻找财宝。
师:说得不错。前者或许是一种暗示,而后者则是一种催促;因而吉卜赛老妇人是理想的引路人,而麦基洗德则是现实的督促者。
为了强化“天命”这个深刻的哲理,麦基洗德和小男孩的谈话经历了一层层的深入。他首先从小男孩手上的书说起,让小男孩领悟到这本书试图“让每个人相信人的生命被命运所掌控”,但这是一个“弥天大谎”。接着他告诉小男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但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试图证明,实现天命是不可能的事”。为了让小男孩信服他的理论,撒冷之王随即选择了以广场一角的爆米花小贩为例,让小男孩领会到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只是为现实的舒适、安逸所羁绊而不敢迈出第一步。在小男孩基本上接受了他的观点之后,麦基洗德不失时机地表明,他就是那个能够帮助小男孩实现天命的人。于是,麦基洗德举出了一个矿工和绿宝石的故事,让小男孩相信“只要坚持做,就有实现梦想的可能”。而他就是那个“可能”的保证。
在这层层深入的剖析中,小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天命,这样层层深入的哲理申诉却丝毫没有“说教”的味道,一切似乎都是眼前所见,一切都是身边真实。这是小说第一次正面地提出与主题相关的哲理,可以说每一个哲理都是对主题的丰富。看似重复,实则是深入。
但安排最巧妙的重复情节莫过于两个人所要求的酬劳。吉卜赛老妇人向小男孩索取财宝的十分之一,而麦基洗德却要了羊群的十分之一,两个相似的请求,却向我们昭示了两层递进的哲理,吉卜赛老妇人告诉小男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代价”;而麦基洗德则告诉他“一开始便把自己还没到手的东西预支给别人,那就会失去为之奋斗的愿望”。前者或许是一种暗示,而后者则是一种催促;因而吉卜赛老妇人是理想的引路人,而麦基洗德则是现实的督促者。
在这个环节中,我重点抓住了两重哲理的“深入”,使学生对“梦想”的主题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为了实现梦想,圣地亚哥踏上了旅途。“一路上奇遇迭出,命运给了他种种启示,而梦想始终指引他策马前行……”
小说节选部分的结尾并没有将故事的真正结局告诉我们。我想这是小说选编者最富有创意的构想。这个设计令小说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变化。
四、于结尾空白处体味主题的升华
课堂实录片段三:
师:如果圣地亚哥在金字塔旁边挖到了宝藏,那么你们觉得小说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主题呢?
生讨论
生1:我觉得作者想要说的是只要坚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师:很好。但是现在圣地亚哥并没有在金字塔旁边找到财宝,结尾作者说:“但现在他知道了他的财宝的藏身之处”。从这句话来看,你发现了宝藏在哪里吗?
大部分生:在他的心里。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2:虽然他经历了千辛万苦并没有找到宝藏,但他所经历的那些事就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宝藏。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2:第110段,“男孩告诉他自己,在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他已经学会了他需要知道的一切,经历了他可能梦想到的所有事情”。所以他途中所经历的一切应该都是他的梦想,那么他的梦想应该已经实现了,最后没有找到宝藏更强调了这种经历的可贵。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发现了另一个耐人寻味的主题:经历是一种美好的宝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开头的吉卜赛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暗示明示似乎都是故弄玄虚了。事实上,圣地亚哥确实找到了宝藏。那么这宝藏会在什么地方?
生诧异,或思考,或幡然醒悟。
生3:在西班牙原野的一座教堂里,圣器室的桑树底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因为小男孩在金字塔旁边碰到的那个强盗告诉他,自己做了两个一样的梦,这个梦应该也是一种暗示。
师:非常好,看起来寻找宝藏还需要一样非常关键的东西——智慧。如果没有良好的领会暗示的能力,哪怕宝藏就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那么如果结局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圣地亚哥其实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请大家说说看,是让圣地亚哥直接在金字塔底下找到宝藏好,还是让他绕个大圈子好?
生:是绕个圈子好,更显得出乎意料。
上一篇:《中国人的“忍”》阅读练习及答案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