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同步作文找准问题 逐个击破——《作文修改》教案» 正文

找准问题 逐个击破——《作文修改》教案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同步作文   阅读:68457

概要:(“你从小就爱吃羊肉,多吃点。”爸爸竟然记得我最爱吃羊肉!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低下了头。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评析】对话啰嗦、不精炼,不能彰显人物特点,更不能为揭示文章主题服务,是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修改人物的语言,我一直在尝试。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我忽然意识到,先让学生做到对话简短,然后再让他们试着将对话精炼到有力度,这样循序渐进的改变,比一步到位式的要求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当然,学生在无关情节上画费笔墨的问题,是他们在谋篇布局上缺乏精心的设计。据我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之所以大量写与凸显主题无关的情节是为了凑够字数。因此,今后在教给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学生淡化字数的暗示,只要能流畅有感情的写作,字数的要求是很容易达到了。师:理想的文章结尾被人称为“豹尾”。“豹尾”具有什么特点呢?生:简洁、有力。师:对。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修改这181个字的结尾。(这汤我们喝的很慢,很慢。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羊汤里,那是我从未尝过的味道,爸爸突然像妈妈“临行密密缝”一般,变得唠叨,不断嘱咐我,多吃饭,多穿衣。眼中早以浸满泪水

找准问题 逐个击破——《作文修改》教案,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

(“你从小就爱吃羊肉,多吃点。”

爸爸竟然记得我最爱吃羊肉!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低下了头。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评析】对话啰嗦、不精炼,不能彰显人物特点,更不能为揭示文章主题服务,是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修改人物的语言,我一直在尝试。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我忽然意识到,先让学生做到对话简短,然后再让他们试着将对话精炼到有力度,这样循序渐进的改变,比一步到位式的要求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当然,学生在无关情节上画费笔墨的问题,是他们在谋篇布局上缺乏精心的设计。据我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之所以大量写与凸显主题无关的情节是为了凑够字数。因此,今后在教给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学生淡化字数的暗示,只要能流畅有感情的写作,字数的要求是很容易达到了。

师:理想的文章结尾被人称为“豹尾”。“豹尾”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简洁、有力。

师:对。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修改这181个字的结尾。

(这汤我们喝的很慢,很慢。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羊汤里,那是我从未尝过的味道,爸爸突然像妈妈“临行密密缝”一般,变得唠叨,不断嘱咐我,多吃饭,多穿衣。眼中早以浸满泪水的我,却发现爸爸头上竟已夹杂着数根白发,原来我长大的同时,爸爸也老了。

这汤我们喝的很慢,很慢。父爱就在这一刻流淌着,浸润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原来我不是不曾拥有,而是我迷失了发现“爱”的双眼。)

(学生修改文章)

师:请同学交流一下。

生1:这汤我们喝的很慢,很慢。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羊汤里了。不知何时眼中已浸满泪水,父爱就在这里流淌。

师:你的修改确实做到了简洁。

生2:那是种陌生又熟悉的味道。强忍的泪再次滚落。

师:你的修改不仅简洁,而且还很含蓄。对于主题非常明确的文章,含蓄的结尾更加耐人寻味。请看我的修改:

(这汤我们喝的很慢,很慢。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羊汤里了。其中有被我遗忘的,也有我刚刚品尝出来的……)

【评析】卒章显志,含蓄有力,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写作套路。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而许多学生因为前一部分的叙述缺乏精心的设计,对于结尾的处理不是草草了事就是刻意拔高、铺排。我所选的这篇例文的结尾任意铺排的情况相当严重,很有这对性。因此,这部分的交流也最火热,没有被叫到名字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小声在下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交流中可以看出,这部分的修改是最成功的,“简洁有力”做的很好,至于“含蓄”的要求可以慢慢再训练。

三、问题与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选择有真情实感的事例?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是目前毕业班的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选择有真情实感的事例固然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丰厚的生活积累,也需要教师的提醒。像代卫煜同学写的这件事,就是我在与他班主任聊天时得知的并及时提醒他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从他上交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他是非常用心的写了,也很想写好这篇文章。但是读罢文章,感觉他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别人,以达到感染别人的目的。细看一下,发现是他的表达能力还需提高。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说“感情的清晰的表达有助于感染,因为感情表达得越清楚,感受者在自己的意识中和作者相融合时感到的满意也越大。”这说明清晰的表达能力是文章中心外显的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清晰的表达能力是需要技巧的,技巧又是可以训练的。

因此,此节课就是针对“铺垫不到位”“对话冗长”“结尾啰嗦”三方面急待解决的造成表达不清的顽疾设计的。满以为学生能较快地领悟修改的技巧,但具体操作时,却发现这种截取式的修改,影响了整体的构思,部分学生的修改只是就段改段。不过,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正在向我预设的方向前进。尤其是代卫煜同学,下课后,我们再交流时,他已经非常认可我作出的修改了,并答应以后写作时先做出有效的构思。


上一页  [1] [2] 


Tag:同步作文同步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
》《找准问题 逐个击破——《作文修改》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