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同步作文让秋景在笔尖动起来(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正文

让秋景在笔尖动起来(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同步作文   阅读:68484

概要:让秋景在笔尖动起来一、引言我担任七年级语文。开学以来,我们已经写过两次作文,从作文质量来看,并不理想。我执教的这个班,共有65人,作文基础很差,只有十几个基础较好。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这个单元习作是:描写景物,这次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精心设计了一堂作文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求拓展学生的思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结合课文使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力求文章有声、有色、有味、有情。二、教学设计说明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基础不好的学生,初学写景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勉强写来,只能空表感叹,写不具体;或心中有景,又不知如何表达,一时语塞。如果以写景为话题的话,总觉得题目太宽,基础差的学生难以把握,最后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也不好。因此,我把题目定为:秋景。虽然农村的孩子少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大江绿流。但是,他们生活在一个绿色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界

让秋景在笔尖动起来(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

让秋景在笔尖动起来

一、引言

我担任七年级语文。开学以来,我们已经写过两次作文,从作文质量来看,并不理想。我执教的这个班,共有65人,作文基础很差,只有十几个基础较好。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这个单元习作是:描写景物,这次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精心设计了一堂作文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求拓展学生的思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结合课文使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力求文章有声、有色、有味、有情。

二、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基础不好的学生,初学写景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勉强写来,只能空表感叹,写不具体;或心中有景,又不知如何表达,一时语塞。如果以写景为话题的话,总觉得题目太宽,基础差的学生难以把握,最后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也不好。因此,我把题目定为:秋景。虽然农村的孩子少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大江绿流。但是,他们生活在一个绿色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界的山、水、树、花等也是常见的。所以,我结合现在的季节、环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最后引导他们由感到说到写。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间,请同学们走出教室细心观察校园的景色,捕捉景物的特点,把看到的默记在心里。

要求:每个同学要选取一角,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详说。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深秋到了,走进空旷的校园,一阵冷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凉意。秋天的校园仍旧光彩迷人,树依旧是那么绿,它时而随风摇摆,时而站立不动,时而从树枝上落下几片可怜的树叶;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这么美丽的校园,就让我们来说说它的美姿。

(二)、我说我见

1、检查课前布置的任务,请三个学生轮流来说他们看到的景色。其它同学课后说给同桌听,互相交流。

2、学生评价。(教师引导他们从用词,条理,语言等几方面来评论)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说得怎样啊?如果把它写下来,可以说是一篇好的写景文章吗?

(三)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同学们把刚才说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再加上一些修饰,补充,融入感受,展开联想,这样就成为一篇文章了。

1、学生自读习作,找出如何描写景物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些方法。) 

(1)、描写景物要捕捉景物的特点,

(2)、要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3)、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4)、要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注意用比较的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5)、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2、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明确方法。

(1)、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写景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比如: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时间顺序,从春到夏到秋再到冬;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2)、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三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树林和草原的黎明弥漫着雾气,空气中充满着苦艾的新鲜味和三叶草的甘香;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3)、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又联想到果实累累的季节。写春风,用触觉写风“像母亲抚摸着你的手”用嗅觉写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就像一幅会动的图画! 
(4)、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老舍在《济南的冬天》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情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语言。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把那当做自己的家乡来写,充满真情。

[1] [2] [3]  下一页


Tag:同步作文同步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
》《让秋景在笔尖动起来(语文版七年级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