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写作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卢佐兴 luzuoxing@163.com本文已发表于《中学生学习·作文周刊》。当你背起行囊,徜徉于山水之间、漫步于建筑之林、沉醉于民俗之村、涉足于优美之景的时候,你的心中是否会激荡起阵阵涟漪?神奇的美景、宏伟的建筑、奇异的风俗、悠久的文化是否会让你留恋忘返?你是否也会把自己游览参观的所见、所感形之于笔端的冲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体味一下游记的写作方法。一、移步换景,游而有序。为了让读者对你所记写之景的全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在写作中必须有一个线索,这个线索就是游踪,以游踪为序是游览参观记的常用写作顺序。每到一处,视点不同,所见之景也便会不同,随着自己游览参观的开展,一处处迷人的景物应按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是游览参观记的常用写作手法。二、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这是游览参观记取舍和处理详略的艺术。从我们走进一个景致开始,眼前的所见一定庞杂繁多,但没有必写把眼中所见的一切全记写下来。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就应该是能体现这一处景或物的特征(独特性)的详写,而不能体现特征则要略写或不写。如写华山则突出其险峻,写黄山则
写作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写作指导:怎样写游记、参观记
卢佐兴 luzuoxing@163.com
本文已发表于《中学生学习·作文周刊》。
一、移步换景,游而有序。为了让读者对你所记写之景的全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在写作中必须有一个线索,这个线索就是游踪,以游踪为序是游览参观记的常用写作顺序。每到一处,视点不同,所见之景也便会不同,随着自己游览参观的开展,一处处迷人的景物应按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是游览参观记的常用写作手法。
二、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这是游览参观记取舍和处理详略的艺术。从我们走进一个景致开始,眼前的所见一定庞杂繁多,但没有必写把眼中所见的一切全记写下来。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就应该是能体现这一处景或物的特征(独特性)的详写,而不能体现特征则要略写或不写。如写华山则突出其险峻,写黄山则突出其奇秀,写参观人民大会堂则突出其宏伟,写张家界天子山风光可以突出其神奇与变化多姿等。怎样详写重点景物呢?我们应该对该景物进行全方位的描绘,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把景描摹得美不胜收。
三、景中有人,融情于景。游览参观记不同介绍风景建筑类的说明文,说明文很少带感情,只是客观地向人们介绍景物的布局与特征,说明文中很少出现人(作者),可且情感含蓄,作者不抒情。但游记不同,不能让人缺席,因为游记就是记游,记写的就是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是“我以我眼看世界”的情感体验,景物在游记中已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我们眼中所见的景物,都带上了我们的情感好恶,而且记游者还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极力描写景的美丽奇幻,可以看出作者的赞叹与喜爱;如极力写某个建筑的宏伟,可以看出作者对建筑者们设计制造的敬仰之情;如作者写美景中的污染,则又可以看出作者对环境破坏的担忧,对人破坏自然的厌恶。所以,我们应让游览参观中的景成为我们内心情感的载体。
四、深入了解,丰厚内涵。这是游览参观记提升层次的艺术。也就是记写某一处景物的时候,不是单纯地记写,而是使之带上一些历史文化的内涵。如记写成都的杜甫草堂,可以深入地了解杜甫的生平遭际及其在草堂生活记载;如记写张家界的优美风光可以了解当地人对景物流传的传说和典故;如写参观中国现代历史博物馆要了解现代历史风云变幻中的一些珍贵史料。如果在游览参观记中引入一些典故、传说、史料、前人的评价,定然会丰厚游记的内涵,给景物带上一层诱人的人文色彩。
五、亲身体验,真情感人。写参观游览记,作者本身的深切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是云南人,你记叙的是云南独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生发出发自内心的真情,读者就会被之感染。反之,如果没有深切的体验,只能是把别人游记中的感受移情发挥,这种不真实的抒情会空泛无力。让最真实的情感流于笔端,哪怕是点点滴滴,只要不是虚假,就会令读者与你一道享受感动。你笔下的游记就会因真情的流露而获取成功。
我们祖国山河秀丽,建设日新月异,有着无数的美景等着我们去观赏,去描绘。让我们准备一份好心情,去尽情地赏玩、尽情地书写华美的篇章吧!
【例文欣赏】
(一)游莲花峰记
广东潮阳实验学校 王悦齐
莲花峰,是潮汕八景之一,2002年被评为中国
上个星期天,我有幸游览了这座独特的海滨园林。啊,心慕已久的莲花峰到了,跃入眼帘的是门前两个绚丽多彩的“孔雀大使”,它们正抖动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向游客频频行礼。哎呀,差点弄错了,原来孔雀是用菊花扎成的,怪不得这么“规规矩矩”呢!
进入大门,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幽雅的景致之中。两边是翠竹林,密密层层的竹子汇成了一片海洋,盘旋曲折的碎石小径一直延伸到竹林的最深处。我沿着竹林缓缓前进,一股清幽的风扑鼻而来,令我襟怀顿开,意气风发,竟吟出唐人常建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我顺着曲折的乱石小径,穿过柳香榭,眼前出现了一个喷水池。壮观的假山喷泉,身出奇形怪状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像光芒四射的水晶。水流淙淙穿过乱石,曲折迂回离开了假山,发出“咚咚”的声响,那种感觉就像一串美妙的音符飘过耳畔。不知不觉已被这美妙的曲子所陶醉了。喷泉的周围开满了荷花,大片的荷叶层层叠叠,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喷泉晶莹的水珠溅落在花叶上,还没等站稳,就从荷叶上滑落下来,迅疾隐入池中。水珠跳动的情景,真有点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但我不禁叹息自己来时过早,若是六月到此,或许能尝试做一个南塘秋池的采莲人呢!
我兴致勃勃地在池边穿行,走着走着,发觉眼前没了路,等到了尽头,才发现小路在乱石丛中悄悄拐了个弯儿,又指向另一个通道,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信步走去,没想转眼间就到了文天祥塑像前面。我抬头一看,高大的文天祥的塑像就屹立在我的面前。他身穿官袍,手握利剑,龙眉凤眼,透露出一股顽强不屈的英雄气慨。石像的下面摆满了盆景花卉,摆出的是文天祥的传世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顿时,我的心中蓦然升起一种敬仰之情。在塑像不远处有一棵枣树,相传是文天祥亲手所植,至今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它那高大的枝干,像一把顶天立地的大伞,自然向南倾斜,仿佛使人看到了文天祥那颗耿耿丹心:“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地方誓不休!”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