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四单元:写参观游览的文章题解1. 1. 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挑选出印象最鲜明乃至使你流连忘返的,自由命题,写成一篇游记。2. 2. 写游览的风景名胜,要着眼于那里的风景特色,要把那里景物特有的美写具体,写生动,令人喜爱与向往。如果你没有外出旅游过,那就写你家乡的景物,仔细观察,家乡的景物定有那与别处不同的特有的美。范文 游张家界 生于平原、长于平原的我,乍一来到这“半山怒石横春笋,一壑奔泉走夏雷”的张家界,只遗憾少长了几只眼睛。 起初,沿途本是些圆顶的小小山丘。一到“水绕四门”,万山忽然拔地而起,宛如一道千姿百态的石屏风矗立在你的眼前。第一眼就令人叹为观止。在这五彩缤纷的画廊里,不用爬山,只需慢悠悠地走着走着,尽心欣赏眼前的一切。 金鞭溪远远地从山林中奔来,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它时而直脱脱驰骋,汩汩潺潺;时而舔着崖壁静静地淌,羞羞涩涩;时而又急忙忙冲出一个漩涡,飞转几圈,然后向前伸去,显得那么大大方方,舒舒展展。 溪两旁的高山,或如攥拳击天,或如狂魔出世,或如斜塔劲削,或如古堡雄峙,吸天地之灵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同步作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第四单元: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题解
1. 1. 你曾外出旅游过吗?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挑选出印象最鲜明乃至使你流连忘返的,自由命题,写成一篇游记。
2. 2. 写游览的风景名胜,要着眼于那里的风景特色,要把那里景物特有的美写具体,写生动,令人喜爱与向往。如果你没有外出旅游过,那就写你家乡的景物,仔细观察,家乡的景物定有那与别处不同的特有的美。
范文
游张家界
生于平原、长于平原的我,乍一来到这“半山怒石横春笋,一壑奔泉走夏雷”的张家界,只遗憾少长了几只眼睛。
起初,沿途本是些圆顶的小小山丘。一到“水绕四门”,万山忽然拔地而起,宛如一道千姿百态的石屏风矗立在你的眼前。第一眼就令人叹为观止。在这五彩缤纷的画廊里,不用爬山,只需慢悠悠地走着走着,尽心欣赏眼前的一切。
金鞭溪远远地从山林中奔来,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它时而直脱脱驰骋,汩汩潺潺;时而舔着崖壁静静地淌,羞羞涩涩;时而又急忙忙冲出一个漩涡,飞转几圈,然后向前伸去,显得那么大大方方,舒舒展展。
溪两旁的高山,或如攥拳击天,或如狂魔出世,或如斜塔劲削,或如古堡雄峙,吸天地之灵气,显宇宙之神奇。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深深浅浅,高大而险峻,需仰视才可及顶峰,叫人望“山”兴叹。山峦之中,“猿啼声处处,古木叶丛丛。”千丈绝壁上挂满了青松古藤,那铜壳般的糙皮,那龙爪样的虬枝,仿佛一件件天然奇巧的盆景。几丛野竹在山脚下扭着轻巧的腰肢,款款而舞。一枝枝蓝莹莹、黄灿灿的花儿开得正欢;一只只蓝色、黄色的蜻蜓在花丛里戏耍,分不清哪是蜻蜓,哪是野花,只是一片五彩斑斓。艳阳从对峙的山缝中透过一丝一缕的霞光,于是峻峭的峰顶被镶上了金边。
走在峡谷之间的青石板路上,伴着鸟儿虫儿啾啾唧唧,采一枝山花插在帽檐,捉一只蜻蜓任它歇在肩上,不时低头听溪水潺潺,又抬头看山岚阵起,紫气氤氲。好一份幽雅,好一份闲情,仿佛进入童话世界。难怪说:“人游山峡里,宛在画图中。”只听见傻瓜照相机、海鸥照相机、大大小小的照相机咯嚓——咯嚓响个不停,拍不完的美景,拍不尽的欢乐。
纵目望去,那峰峦忽而挤挤挨挨,忽而遥遥相望,分而又合,合而又分,分时豁然天地,合时一线天色。走着走着。便见“千里相会”的景观。两座如人形而立的山峰偎依在一起。一对朝思暮想,日盼夜望的人儿终于相会了,他们高兴得紧紧拥抱着相视而笑,如诗如梦如痴如醉,爱得如此痛痛快快。看着这两座山,想着“千里相会”的故事,仿佛这山也凝聚了无限的生命。
再往前行,眼前,从平地里赫然抖起一座柱形的山峰,腰缠绿,头顶翠,青衣侠士般岿然傲立,横看如大纛,侧望似长鞭;近处,又一座山峰像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苍鹰一样,忠实守卫在长鞭旁,好个“神鹰护鞭”。大自然的造化竟如此美妙绝伦。
一个眉清目秀、干练利索的苗族大嫂坐在山脚青石上。她头盘一团五彩头巾,身着一件斑斓裙服,正在那儿高声叫卖。那些古朴的拐杖,精巧的羊角号,鲜丽的石制小摆设,五彩的张家界明信片,奇奇巧巧凑在一起,向游客捧献出一个微缩了的张家界。
我们游一游,停一停,来到紫草潭边。躬下身,掬一捧蓝莹莹紫幽幽的清水,任它从手指缝间欢畅地滚落,又看着它和潭水聚拢,顺着紫赤色的石板,一冲一扑,溅散开去。眼前的山粗犷而冷峻,令人感到一种刚正不阿、力争上游的质朴美,似一幅凝重的画,如一节深邃的诗,若一个清新的故事。周围一切的一切都悄无声息,静立不语。我不由肃然起敬,心里似乎一阵颤动,那可是为大山广博的情怀所陶醉?
我禁不住轻轻吐出徐志摩的诗句来:“此时可以忘却无数落蕊之残红,忘却我的意与愿,忘却我的恩泽与惠感,忘却我的过去与现在……”
面对着这高山深潭,我不复存在,我是一粒土,一滴水,融进这山水之间,去寻觅永恒。
如今,我已归来,却仍时时咀嚼它的韵味。令我梦魂萦绕的张家界哟,美哉!壮哉!
那一方纯净的天地
——同里纪游
是初夏时去的同里。
久居都市,初入同里,会有一种穿越了时空,跨入到另一方天地的感受。在同里,许多街道禁止汽车通行。这里空气极清新,略带几分湿润,这使得旅途的疲劳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初到这里,耳畔静得有些不习惯,因为只有蝉鸣阵阵。水是这个古镇的脉络。街河并行,桥路相接,依水建宅,傍水设园。清清碧水顺着曲折的河道缓缓流淌,挽起了一片片青瓦宅院,也挽起了一种独特的古朴与祥和。
民宅最高不过三四层,一律粉墙黛瓦,大都建于明清时期。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大门,木雕的格窗,砖砌的牌楼,不加任何掩饰地把久经岁月洗礼后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走在被磨得发亮的青石路上,头顶炎炎烈日,周身却清爽得很。这大概得益于身边总有河的缘故。路上,很少有人说话,更别说大声喧哗了。沿路茶楼酒肆不少,“绿柳居”、“小云斋”,名字给人的感觉总离不开“典雅”二字。信步走进一家,满座,却依然很静。在这里,悠悠的古筝曲不绝于耳。来客大多是老人,听曲品茶,也有闲吟的。那甜柔细软的苏州乡音,和浓浓的茶香一样,让人觉得惬意。突然想起自己居住的那个城市,单间小饭店也要放个卡拉OK,两人吃喝也能让整个饭店不得安宁,我只有叹息。
清逸脱俗,但我却心不在焉——这种小家碧玉式的园林在苏州城里极多,对一个只对新奇事物感兴趣的孩子来说,腻了。我向往的是去河中泛舟。出“退思园”,沿街至 “崇本堂”,急忙跳上堂前河埠的一叶小舟,坐定。精瘦却很硬朗的老艄公摇起橹,荡开清波,船前行了。这是名副其实的荡舟。木舟那尖尖的船头分开碧水,缓缓行着。原来喜欢坐汽艇船,但现在我感觉风驰电掣的刺激远比不上泛舟赏景的意境。老艄公笑着:“那种汽艇船,用的是突突冒烟的柴油机,吵,又污染河面,可不能开。多花点力,不在乎,舒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