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同步作文作文指导教案: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 正文

作文指导教案: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同步作文   阅读:68699

概要:例如1981年12月1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部长会议主席谢胡由于“精神失常”自杀身亡。当时,很多人对这个死因都有怀疑,但不便直说,于是,新华社就采用对比的方法,刊发了如下一则消息:(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据阿通社报道,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12月18日凌晨自杀死亡。这一消息是阿尔巴尼亚党政领导在18日晚发布的一项公报公布的。这项公报说,谢胡是在“精神失常”时自杀的。在这之前,阿通社在12月17日曾经发表了谢胡在地拉那接见罗马尼亚政府贸易代表团的消息。谢胡自1948年出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54年起任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这条消息一共写了4段,其中第3段就是用来对比的。它告诉人们,谢胡自杀前两天还接见了一个外国代表团,言外之意,所谓“精神失常”时自杀这个说法是可疑的。第4段提供的背景,也进一步加强了对死因的怀疑。这种运用对比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的方法,西方记者是经常采用的。请看1992年清明节时英国BBC电台播送的一条消息里的前两段。今天,约有30多名清华大学学生到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去献花,当即被警察制止,并摘下了他们胸前佩戴的小白花

作文指导教案: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

例如1981年12月1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部长会议主席谢胡由于“精神失常”自杀身亡。当时,很多人对这个死因都有怀疑,但不便直说,于是,新华社就采用对比的方法,刊发了如下一则消息: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据阿通社报道,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12月18日凌晨自杀死亡。

这一消息是阿尔巴尼亚党政领导在18日晚发布的一项公报公布的。这项公报说,谢胡是在“精神失常”时自杀的。

在这之前,阿通社在12月17日曾经发表了谢胡在地拉那接见罗马尼亚政府贸易代表团的消息。

谢胡自1948年出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54年起任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

这条消息一共写了4段,其中第3段就是用来对比的。它告诉人们,谢胡自杀前两天还接见了一个外国代表团,言外之意,所谓“精神失常”时自杀这个说法是可疑的。第4段提供的背景,也进一步加强了对死因的怀疑。

这种运用对比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的方法,西方记者是经常采用的。请看1992年清明节时英国BBC电台播送的一条消息里的前两段。

今天,约有30多名清华大学学生到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去献花,当即被警察制止,并摘下了他们胸前佩戴的小白花,逐一登记了他们的姓名。

不久,由一群老师带领的小学生也到纪念碑来献花,警察没有制止他们。

在这两段话里记者没有一个字以自己的身份直白地表态,但通过前后两件事的对比,却使人鲜明地感到他心里要说的是什么。

三、运用“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孔子修订史书《春秋》的笔法,也包括孔子之后各种史书的笔法,统称为史家笔法。这种笔法,以简练的文笔,写出寓意深刻的事实。它有材料,有见解,但见解多融于事实中,“以一字为褒贬”,“微言”显“大义”,使文章言简意赅。于是后人称这种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这种笔法与现在所讲的用事实说话的含义很接近。虽说那是写历史,但今日之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从纪实来说,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真实事实的记录。

我们学习、借鉴“春秋笔法”的优良传统,对今天写新闻很有帮助,能很好地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如我们在介绍前苏联、东欧90年代初期发生政治变化时,所用的词语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台有“中性”的词义。而西方记者则用“民主改革”,含有“褒义”。所以,对同一事物,通过使用含有褒贬之义的词汇,能表达记者的不同立场和不同观点。  

四、进行客观报道

客观报道与用事实说话的含义很相近。它是西方新闻界最早提倡的一种报道方法。它要求记者只提供材料,不表达观点,反对在新闻中夹叙夹议,只把所报道的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况和原因交待清楚就行了。如果报道的事实牵涉到几种不同的意见,记者也要不偏不倚,写出各方面的看法。

五、借用他人之口说话

这实际上是“春秋笔法”和“客观报道”当中的一种表达技巧。因为借用他人之口说话在新闻写作尤其是消息写作中常见,故单独列出。

借用他人之口说话,就是记者借用别人口里讲的话来表达自己观点。外国有一种说法:“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让别人充当代言人。这样写,从表面上看,是被采访对象和新闻事实中的人物谈的话,表现得很客观,实际上是记者在幕后操纵,因为这说话的人及其说话内容是经过记者挑选的,与记者看法合拍。这样就用第三人称来表述。其表现形式为“引述”,又称为引述法、引语法。

引述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假托;二是实引。假托,就是记者不显露自己身份,假借他人发话,如“此间观察家认为”、“消息灵通人士说”、“分析家认为”等。实引,就是实实在在引述别人的话。实引又分引原话和引大意两种。引原话时(一放是重要的),必须加“引号”,有说话人真实身份、姓名;引大意时,不加“引号”’一般也都有说话人真实身份和姓名。

怎样运用引述法?无一定之规,这要看行文的需要。例如,下面这则消息:

〔路透社北京3月10 月电〕 中国外长钱其琛今天要求华盛顿停止挑中国法律的毛病,并堵住它自己法律的漏洞。

钱外长在中国人大举行的一年一度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希望美国集中精力多注意自己的法律。”

钱其琛指出,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企图通过谴责中国人权记录议案的行径是愚蠢的。

他强调说,中国支持就人权问题进行对话,但是一些国家试图在像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这样的多国论坛上谴责北京是不能接受的。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前天以一票之差击败了一项得到欧洲联盟、美国和日本支持的批评中国“侵犯基本自由”的议案。                   (《参考消息》1995年3月11日)

这则消息除最后一段外,全是引用外交部长钱其琛的话来报道,有的用“引号”,有的没有用“引号”。用“引号”的是一句关键的话:“我希望美国集中精力多注意自己的法律。”没有用“引号”的显得错落有致。整个引语表现出讲话者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态度。写得也很干净利落、通俗生动。

七、注明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又称新闻来源,是新闻学一个专门术语。消息来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消息来源指供应新闻的媒介,如通讯社供稿、读者来信、记者采访、通讯员来稿、各种文件资料及宣传品等。狭义的消息来源是指消息的出处,是新闻第一手材料的提供者。消息来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文件材料、宣传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同步作文同步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
》《作文指导教案: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