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测试时间:100分钟 测试分值:100分 (第1题2分,2—27题每题3分,28—31题每题5分) 1.在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运用上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 ) A.他是个老矿工,50多年前被资本家从山东骗到了辽源煤矿,后来给日本鬼子当苦力,累驼了背,砸伤了脚,差点被鬼子活活扔进“炼人炉”。 B.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数理化和外语等基础课程,而对于这些与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当年有些科技人员在某些人眼里已成了“不可救药分子”,把他们打人了另册。可是聂帅并不嫌弃他们,仍然听取他们的意见。 D.他的20多件作品参加了上海民间工艺品的征集活动,大部分被人选,在民间工艺品展览中展出,受到好评。2.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B. 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C. 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D. 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他缺乏工作经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检测试题,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
测试时间:100分钟 测试分值:100分
(第1题2分,2—27题每题3分,28—31题每题5分)
1.在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运用上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 )
A.他是个老矿工,50多年前被资本家从山东骗到了辽源煤矿,后来给日本鬼子当苦力,累驼了背,砸伤了脚,差点被鬼子活活扔进“炼人炉”。
B.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数理化和外语等基础课程,而对于这些与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当年有些科技人员在某些人眼里已成了“不可救药分子”,把他们打人了另册。可是聂帅并不嫌弃他们,仍然听取他们的意见。
D.他的20多件作品参加了上海民间工艺品的征集活动,大部分被人选,在民间工艺品展览中展出,受到好评。
2.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
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C.
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D.
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3.下列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如果佛来思节夫人发觉是一件代替品,她会怎样想呢?怎样说呢?(a.她的朋友会被她当作一个贼吗? b.她不会把她的朋友当作一个贼吗?)
②他们本来被生活隔开,互相隔绝,(a.现在她用热烈的言语把他们鼓动起来,b.现在被她热烈的言语所鼓动,)融成一个整体。
A.①a②a B.①a②b C.①b②a D.①b②b
4.选出下列各句中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 ( )
A.他能不否认这个事实吗?
B.他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C.他绝不否认这个事实。
D.他承认这个事实。
5.在下文横线处补写一句,要与加波浪线的一句句式相同,与上下文语意连贯。
贫困与磨难是人所不愿接受的,但又注定是有些人无法逃避的。它是残酷的———令有些人一蹶不振,消沉堕落; 。可见,贫困与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精神上的贫困,意志上的崩溃。
6.按要求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话。
要求:①仿拟波浪线句子的句式;②与波浪线句呼应,点出优秀的文学艺术可以穿越时空的道理。
讲到莎士比亚,我说:“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本.琼逊讲过一句名言,说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我想补充一点: 。
7.为了强调下段文字的意思,请改变其句式,必须三次出现二重否定句式。
“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一定要提到朱自清;而要谈到朱自清,就一定会提到《背影》。”这话有道理。
答: 。
8.很琚要求把下面的语句组成两个强调点不同的句子。(增删个别词语,每句限30字内)
到处翻找着何首鸟的根,对于童年的鲁迅,百草园有着无限的乐趣。
(1)强调乐趣的句子: 。
(2)强调行动的句子: 。
9.依照例句,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任选一个事物造一句。
例句:老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 它是老师撤出的智慧的花朵。
答: 。
10.按语言连贯、句式相近的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诗句]春天和青春,这是生命中两片最美的风景。
春天铺展在我们身外, ;青春 ,时时鼓动着活力。
[分析]诗人在这里紧扣春天和青春相似的特点,揭示出它们共同的魅力,激励着人们要像迎接春天一样去迎接青春,要像
双重的意蕴,一样的主旨,耐人寻味,催人奋进。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