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 )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 )(3)(06年浙江卷)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 四、整体文意推断高考文言文选文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完整地选用短小的散文或人物小传,二是由史书中摘录而成,第二种情况较为常见,但这种情况下编选者也常常是以一个中心为依据去取舍材料,或从几件事中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行,或集中概述一件事的完整过程,因而选文也相对具有完整性,据此,我们可以从文章整体理解的角度加以判别。(97年全国卷)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瑾以笏挥令
把握规律 巧解实词,标签: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 )
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 )
(3)(06年浙江卷)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畜妻而育子,同也 畜:养
四、 整体文意推断
高考文言文选文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完整地选用短小的散文或人物小传,二是由史书中摘录而成,第二种情况较为常见,但这种情况下编选者也常常是以一个中心为依据去取舍材料,或从几件事中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行,或集中概述一件事的完整过程,因而选文也相对具有完整性,据此,我们可以从文章整体理解的角度加以判别。
(97年全国卷)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瑾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高宗意乃解
A.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五、 语法功能分析
每一实词在句中都担当着一定的语法成分,根据其担当的成分,可以推知它的词性,进而判别它的词义。
一般说来,作主语、宾语的常是名词,如果是形容词、动词等处在主语的位置,则常常要活用作名词,解释时要注意其意义的转换,译出其名词特点;作谓语的常是动词,如果是名词处于谓语位置,或形容词处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也常活用作动词,解释时同样要注意其意义的转换,译出其动词特点;作状语的常是形容词,如果名词作状语,则常常要译成介宾短语。
(1)(07年江苏卷)(高进之)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刑:宰杀
(2)(2000年全国卷)(胡威)至客舍,自放驴,取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3)(04年浙江卷)(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世家歙州 家:定居
六、 联系现代汉语词语推断
现代汉语中许多实词沿用了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成语中保留最多,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也可以联系相关词语特别是成语的用法作出判别。
(1)(07年江苏卷)(高)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差错 ( )
(2)(06年全国卷Ⅰ)(何)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 )
(3)(06年全国卷Ⅱ)单于尝为书嫚(用言辞轻侮)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 )
七、 综合分析
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在具体解释词语时往往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分析,如既要考虑该词有没有此义项和用法,又要考虑此义项是否符合语境等等,这样才能选出最准确的答案。
(1)(06年全国卷Ⅱ)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季布匿僕阳周氏 匿:隐瞒
(2)(04年福建卷)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爱
文言实词参考答案(教师专用)
一、 迁移已学知识
(1)“然不自意能破关入秦”
(2)“予除右丞相兼枢密史”
二、上下文语意推断
1.依据因果关系推断
(1)分析:“以此(因为这个)”一词提醒我们“多之”是上文所述情况的结果,而此句上句“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是赞颂何远回老家后口中不谈荣辱的美德,可以推知“多”解释为“称赞”是符合上下文语意的,因而是正确的。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