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复习2017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练习» 正文

2017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练习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文言文复习   阅读:68127

概要: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11、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12、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而】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8、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9、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10、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1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12、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2017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练习,标签: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11、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12、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而】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8、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9、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10、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12、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13、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14、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6、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17、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何】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5、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7、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8、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9、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10、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1、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且】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3.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6.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4.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6.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7.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8.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9.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10.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11. 为之奈何?(《鸿门宴》)
12.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3.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孟子•告子上》)

14.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孟子• 梁惠王上》)


【乎】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3.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5.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8.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9.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1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1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1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
14.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1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之】
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4.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5.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7.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8.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9.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0.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1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1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3.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1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1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16.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复习
》《2017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练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