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风筝》说课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风筝》在说这篇课文教什么及怎么教之前,我想说一下我的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因为思想决定行动。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时,我一直坚持做到六个字“学文、用文、育人”,就是学习课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在语文的实践中培育学生,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就是要做到既得言又得意。【说教材】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文本做以下的解读:这篇课文是现代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身临其境。本文叙述层次清晰,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说目标】根据对文本的解读,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句子,体会秋天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
《风筝》说课,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大全,http://www.88haoxue.com《风筝》说课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风筝》
在说这篇课文教什么及怎么教之前,我想说一下我的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因为思想决定行动。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时,我一直坚持做到六个字“学文、用文、育人”,就是学习课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在语文的实践中培育学生,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就是要做到既得言又得意。
【说教材】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文本做以下的解读:
这篇课文是现代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身临其境。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说目标】
根据对文本的解读,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句子,体会秋天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描写心理的语句,体验童年生活的欢乐。
【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
2、情境教学法: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本课时,我就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新奇有趣的动画演示及多次的角色转化,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
3、赏析教学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感。本课教学就采用了以读代讲法,品词析句法,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学法:
合作学习法:在教学本课时,我给予学生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在知识、情感各方面互相借鉴。
【说教学流程】
我将用四个步骤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古诗导入,引出课题。
(课前谈话让学生背一背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放风筝时的感受?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去认识一群和我们一样喜欢风筝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将教学过渡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轻声的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和词语。(指名读-齐读)
3、默读课文:想一想风筝该我们带来了什么?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全体交流:板书:希望、快乐、伤心、………
三、细读体会,感受快乐。
(一)做风筝的快乐。
1、出示“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首先指名读。
接着换位想像: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在做风筝的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后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就是:憧憬
2、带着美好的憧憬和希望我们终于把风筝做好了,可是:(出示“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请学生说说读这句话的感受(理解:依然)
3、教师采访:风筝做的什么也不像为什么还是很快活呢?同学们你们能体会到我们当时的感受吗?老师可要来采访采访你们了?小朋友,你做风筝的时候想的那么好,可是现在风筝什么也不像,你为什么还是那么高兴啊?那你干嘛还把名字写到风筝上啊?
此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放风筝的快乐
1、风筝做好了,该是放风筝了。谁愿意来放风筝?(指名读第三段)
2、追问:放风筝的感觉怎么样?
3、让我们一起来高高兴兴的放一次风筝。(齐读)
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同学们看着风筝越飞越高,孩子们快乐的叫喊着,拼命的奔跑着,你能听到他们在叫些什么吗?请你在课文的插图上把你听到的写下来。
在这一句子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三个教学策略,其一:文字与插图的结合,引起学生的情境体验;其二:角色换位,把学生想象成放风筝的一员,情感激发;其三:读写结合,抒发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引导想象,拓展思维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