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使学生读懂第一段,明白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唱戏的料子,并且知道什么是“料子”?接着,由这样一个不具备唱戏条件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成就?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第三段,在这一段中抓住“世界闻名”、“京剧大师”这些词来理解梅兰芳所取得的成就,并用讲故事来使学生明白大师是指品德高尚,又有才华的人。抓住“勤学苦练”来使学生知道他的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再接着由“勤学苦练”这个词引出第二段,在这段中抓住“紧盯、注视”这些词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先让学生说,再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眼睛会说话,这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结合实际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最后一个环节是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练习里学习的四字词语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的回忆和读,使学生结合梅兰芳学艺的事情,既弄明白了这些词的意思,又使学生更加懂得梅兰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上完了,我感到整个思路是很明晰的,重点部分也得到了落实,课堂中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方面,也有觉得有不尽人意、需要改进的地方。先说说可取之处吧:一、课标是教学的方向标课标里说
《梅兰芳学艺》教案设计和反思(汇报),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使学生读懂第一段,明白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唱戏的料子,并且知道什么是“料子
”?
接着,由这样一个不具备唱戏条件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成就?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第
三段,在这一段中抓住“世界闻名”、“京剧大师”这些词来理解梅兰芳所取得
的成就,并用讲故事来使学生明白大师是指品德高尚,又有才华的人。抓住“勤
学苦练”来使学生知道他的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再接着由“勤学苦练”这个词引出第二段,在这段中抓住“紧盯、注视”这些词
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先让学生说,再亲身体验,这样学
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眼睛会说话,这样学生在表演的同
时结合实际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最后一个环节是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练习里学习的四字词语来勤能补拙、笨鸟
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的回忆和读,使学生结合梅兰芳学艺的事情,既
弄明白了这些词的意思,又使学生更加懂得梅兰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上完了,我感到整个思路是很明晰的,重点部分也得到
了落实,课堂中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方面,也有觉得有不尽人意、需要改进的地方
。
先说说可取之处吧:
一、课标是教学的方向标
课标里说低年级课文应结合实际来理解。根据低年级学生和课文的特点,在
学习新课时,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课文,我就让学生通过读,在读中感悟、
理解课文,同时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理解词句。
本课教学中,有“不是唱戏的料子、紧盯、注视、眼睛会说话、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京剧大师”等词语,是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我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
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来理解。
1、表演。对于一些动词可以让学生做动作进行模仿。如“紧盯”和“注视
”这一对近义词,还有“眼睛会说话”我请学生配合老师做相应的动作,较好地
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结合上下文。如“勤学苦练”一词,虽是出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但
是在第二自然段里写出了梅兰芳如何勤学苦练的,所以我请学生找出梅兰芳练习
眼神的句子,充分理解他是如何常常练习的,自然,“勤学苦练”的意思也就水
到渠成了。并且渗透了一个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上下文。
3、补充资料。为什么称梅兰芳为京剧大师呢?我给学生补充了梅兰芳赈灾义演
、留须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资料,让学生明白,梅兰芳不仅是演技高超,而
且有爱心、有骨气。这样梅兰芳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会变得立体起来,对这个人
物的品质感受会更深些。
三、联系练习,巩固词语的意思
在课文学完后,我相机出示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
”这四个成语,学生对课文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又重组了课文,巩固了学生在
后面的练习中学习成语。整堂课的教学很流畅,细节也处理得较好。
再说说不足之处: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不足。
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由于时间关系,第二、三自然段读得不够。应通过朗读深化学生的理解,所以应
该加强读的训练。尤其是全文学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梅兰芳的理解,和对
其优秀品质的感受读一遍全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整体感会更强。
二、在充分说与读的同时,教师应该及时的总结
在讲什么叫“京剧大师”的时候,先让学生说什么叫大师,然后老师通过讲故事
告诉学生大师就是在学问或艺术上造诣深厚,又受人尊敬的人。在这里我讲完故
事后应该先让学生对什么叫大师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答案
,下一个准确地定义。
三、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具有教学的机智
比如说在让学生进行学习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一部分时经过老师的引导
,学生还不能充分地把眼睛会说话了,准确地表演出来,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
很好的时机进一步深入地体会文本。这时可引导学生说看,大家经过努力怎么眼
睛还不会说话了,可见眼睛会说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因此从这里我们
可以知道梅兰芳在练眼神时用了很大的功夫。这是多好的机会,但由于教师的教
育机智不够灵敏,失去了很好地机会。
主要对策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找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以此来缩短质
疑环节所用的时间,另外老师少讲,把节省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
上一篇:《梅兰芳学艺》精彩教后记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