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比狐狸厉害?说说自己的意见。在这其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窜”、“扑”、“逮”,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再理解“纳闷”、“撒腿就跑”等词语,体会百兽的神态,再由学生自荐或推荐人选合作表演,来表现这些词语的含义。2、紧紧扣住“假”字,让学生思考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用了哪些手段,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狐狸的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3、重点进行朗读训练,体会狐狸的狡诈、做作,并且体会“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看看谁表演得最像。三、创设情景,学生表演。1、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再请几个小朋友当导演。注意提醒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这样走?2、请学生进行评价。3、通过表演,学生基本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语的意思,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老虎和狐狸看见小动物们都逃走了,它俩分别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四、巧妙设计问题,
《狐假虎威》汇报教学案例(含教学反思),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引导学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比狐狸厉害?说说自己的意见。
在这其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窜”、“扑”、“逮”,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再理解“纳闷”、“撒腿就跑”等词语,体会百兽的神态,再由学生自荐或推荐人选合作表演,来表现这些词语的含义。
2、紧紧扣住“假”字,让学生思考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用了哪些手段,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狐狸的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3、重点进行朗读训练,体会狐狸的狡诈、做作,并且体会“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看看谁表演得最像。
三、创设情景,学生表演。
1、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再请几个小朋友当导演。注意提醒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这样走?
2、请学生进行评价。
3、通过表演,学生基本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语的意思,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老虎和狐狸看见小动物们都逃走了,它俩分别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四、巧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1、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其实,像这样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成语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2、这个故事学完了,狐狸和老虎,你更喜欢哪一个呢?说说自己的理由。
3、这个办法用在其他人的身上,会不会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与作用?为什么?
五、课本剧的编排
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结合课文内容,编排一个课本剧,希望有所创新,形式、道具都不限,在内容上也可以有所变化。
四、反思提升
(一)让学生自主
经过将近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学生字的能力,拥有熟练查阅字典的能力和极强的阅读能力。对于字词已经无须老师一一来讲解了。对于生字的教学,我放弃了原先的统一教学,代之是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小组里一起学习,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听取尊重他人的见解,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成为为完成同一学习任务作出努力的合作伙伴。由小组长带领,依靠大家的力量,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学习工具的能力,质疑和解疑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引学生感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中,朗读中不光是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老师则起指导作用。如:引导学生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我先让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己自由读,个别指名读之后,让学生自己把句子演出来,看看是不是把这句句子读懂了。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边读边演,再让同学之间进行合作表演与集体评议。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运用动作、面部表情进行朗读表演,初步掌握朗读技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
(三)给学生机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狐狸和老虎,你更喜欢谁?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喜欢狐狸的,说它机智勇敢,要学习他的这种能力与精神,用在学习上,但不能用在欺骗别人身上;还有说狐狸向老虎借威风,是因为他自己弱小,因此我们可以想到,我们也可以向老师、同学借知识、借能力、借经验……况且,这个故事的发生缘于老虎想吃狐狸。喜欢老虎的同学,说老虎有王者之风,而且有许多成语故事都和老虎有关,再说这些成语大多是褒义词;还有的同学说老虎既可怕又可爱,例如中国民间说小孩可爱,总说他们长得虎头虎脑的;老虎浑身都是宝,是国家保护动物。只要是学生说得在理,我们就应该给予认可,这样,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想,我们对学生的理解表示赞同,那么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就会感觉是安全的,是被认可、被赏识的,这样的学习是有趣的,喜欢的、思考的、创新的,所以就是有效的。
上一篇:顾红云《狐假虎威》汇报教学设计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