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城关小学 郭玉萍《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情真意切,宛如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小姑娘敬重父母,有孝心,有爱心,她美的心灵,爱的情怀香气四溢,不仅感染了“我”而且感染了每一位读者。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的叙述之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①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感悟人物内心世界,在分角色读课文,表演时较好地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受到敬爱父母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治高尚的情操。【教学准备】教师:月季花、读者证、相关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4、能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1、板书:飘香的花瓣。2、指名读后,想
城关小学 郭玉萍《花瓣飘香》教学设计,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城关小学 郭玉萍《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情真意切,宛如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小姑娘敬重父母,有孝心,有爱心,她美的心灵,爱的情怀香气四溢,不仅感染了“我”而且感染了每一位读者。
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的叙述之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①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感悟人物内心世界,在分角色读课文,表演时较好地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受到敬爱父母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治高尚的情操。
【教学准备】
教师:月季花、读者证、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
4、能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飘香的花瓣。
2、指名读后,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
3、板书:花瓣飘香。
4、再读、比较体会并描绘看到的情景。
二、激发兴趣,读通课文。
过渡:来给你们上课之前,我接到作者一个要示:要在我上的这节课中,评选一批“优秀读者”,愿当选吗?评选“优秀读者”有一个要求:
1、出示: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学生练读。
3、指名逐段读文,正音、评价,并颁发读者证。
4、相机出示段落中的生字、词,并巩固练读
三、运用默读、感知大意。
1、出示句式“谁干什么?”
2、要求运用默读的方式,运用句式把课文读成一句话。
3、学习练习读、并思考。
4、交流。
5、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成自己的一句话。
6、交流、小结。
四、联系课文,寓解于境。
1、出示生字、词、认读。
2、结合上下文,过读过想这些词语的意见。
4、出示一束月季花、师生合作表演、在讨论表演中理解词语。
五、自主探究,记写生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自主动脑想法识记生字。
3、学生描红,并揣摩字的笔画特点。
4、仿写、师巡视指导。
5、展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德,陶治高尚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活中,你认识哪些花,说一说?(生交流)
2、师:我带你认识一种花。(出示月季花图),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生交流)
二、赏花美
导: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花,什么样子?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1、师:听他朗读,哪个词让你眼前一亮?
2、师:再读这个词,从中读出什么?把这个意思送进去读出花美、花艳、花惹人爱。(齐读)
3、师:“文章有情感,词句知冷暖”透过红艳艳你还看到了作者对花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品味小女孩。
1、出示:一天清晨……
师:可是,一天清晨我看到了什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①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②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③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④小女孩如此爱花,你能把她爱花的情感读出来吗?
2、出示:几天的一个清晨……
①想象一下,你就是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正拿着花瓣时,主人叫住了你,你会怎样?由此引入,不知所措、惶恐。
②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③生活中,你有没有什么时候不知所措、惶恐?
④你能不能读出不知所措、惶恐?(个体读、多个读)
3、师:面对小女孩的不知所措、惶恐,作者是怎么做的?谁来读?
出示:“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①谁再能轻轻地问一次,(一生读)
②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作者没有责怪,没有发怒,有的是善意,有的是好奇,就这样问她。
4、出示:小女孩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①她却低着头,不好意思。谁来读?为什么低着头,为什么不好意思?
②谁愿意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读一次。
③她为什么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④联系上文,哪里还体现了小女孩的舍不得。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