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推敲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即使……也……”造句。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1、出示《题李凝幽居》,齐读。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出示:唐朝贾岛3、简介贾岛: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板书课题,齐读。二、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三、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
推敲 设计和反思,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推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题李凝幽居》,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出示:唐朝 贾岛
3、简介贾岛: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
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皎洁 幽居 即兴 妥帖 吟哦 簇拥 斟酌 宽恕 莽撞 推敲 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认读生字词或新词
皎洁 妥帖 朝愈 簇拥 宽恕 门闩 莽撞
避让 响亮 沉睡 推敲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 推敲 斟酌 妥帖
2、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
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6、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7、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起因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
3、“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4、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5、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6、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四、学习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
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