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清平乐 村居》示范课设计

[02-25 12:34:4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56

概要:《清平乐 村居》示范课设计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实验小学 徐成方 212300【教材简析】《清平乐 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文章处处蕴含着“美”,景美,人美,情更美,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文章。【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并能透过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美的不同表现形式。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从中感悟到词人的人格魅力,受到美育的熏陶。【重点、难点】理解词的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美的熏陶。【设计理念】1、词,是起源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文学体裁,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借助课堂这块阵地,向学生进行词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通过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引导学生感受词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

《清平乐 村居》示范课设计,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清平乐  村居》示范课设计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实验小学  徐成方  212300
【教材简析】
《清平乐 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文章处处蕴含着“美”,景美,人美,情更美,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文章。
【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并能透过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美的不同表现形式。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从中感悟到词人的人格魅力,受到美育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词的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
1、词,是起源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文学体裁,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借助课堂这块阵地,向学生进行词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通过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引导学生感受词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祖国文化的情感。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意境,从中感受美,学会鉴赏美,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
3、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要培养学生探究的心理和品质,养成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更不能以本为本,要善于整合和利用相关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服务,使课堂溢满浓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词文化的魅力。
4、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推进,最终使学生掌握文本的主旨。
【设计思路】1、由图揭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画面之美。2、由题揭文,让学生领悟诗词韵律之美。3、图文结合,让学生领略文字意境之美。4、由文及人,让学生感受人物内心之美。
【教学过程】
一、          由图揭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画面之美。
1、                   出示课文插图
2、                   同学们,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幅图片,仔细观察,告诉老师,你从画面中都观察到了什么?【要求:观察有序】
3、                   交流:引导学生有层次、有条理地表述。
4、                   欣赏了这幅画面,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板书:美】如此美丽的画卷,反映的是什么地方的生活呢?【乡村百姓的生活】
5、                   对,乡村生活就叫“村居”,【板书】。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看到如此美丽的画卷,情不能自已,边吟边唱,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词作——《清平乐  村居》【将课题补充完整】
6、                   学生齐读课题。【注意“乐”的发音】
7、                   相机传授词的基本知识,再读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 ,“词牌”即“词谱”,规定词应该用怎样的旋律来唱。“村居”则是这首词的题目】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意欲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引导学生感性认识课文插图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并通过对课文插图的观察和理解,为学生正确地解读文本,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良好的前提。美,既是这首词的外在表现,更是这首词的内涵所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向。】
二、          由题揭文,让学生领悟诗词韵律之美。
1、                   同学们,从刚才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美,那么,从词中我们能否感受到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                   齐读。讨论:这首词读起来感觉怎样?(琅琅上口,富有韵律)
【引导学生去发现词的押韵:上片——ao  下片——ong】
4、                   相机传授:古诗一般只押一个韵。如李白的《静夜思》,而词一般可以押两个韵,使得词的表现形式更富有变化,读起来节奏也更为明快、活泼。【词富有韵律美】
5、                   学生质疑、存疑。【相机解决难以理解的字词】
【设计意图:词,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文学体裁,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借助课堂这块阵地,向学生进行词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通过读,感悟词的韵律之美,感悟词的表现形式之美,引导学生感受词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祖国文化的情感。】
三、          图文结合,让学生领略文字意境之美。
重点:同学们,刚才你从这首词的哪些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美呢?

[1] [2] [3]  下一页


Tag: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清平乐 村居》示范课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