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课件出示图片。那个曾经装得满满的藏经洞现在空空如也了,那些曾经被封存近900年的文物,包括唐玄奘不远万里取来的“真经”全都不在了!它们被帝国主义者掠走了!(2)、课件出示文字信息,伴音乐:①英国人斯坦因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件。②法国人伯希和盗走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③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低价非法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④俄国人鄂登堡盗走经卷一批。⑤美国人华尔纳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壁画26方,共计3.206万平方公分。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同学们,当你聆听了这些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假如你就是一件被掠走文物,一尊珍贵铜像、一张出自高僧的手卷、或一幅精美的绢画,如今你被存放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里,你最想说些什么?请写在课文一侧!(3)交流。 5、总结全课,积淀情感。(1)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外国的旅
《莫高窟》教学设计和反思(省研讨会),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2)、课件出示文字信息,伴音乐:
①英国人斯坦因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件。
②法国人伯希和盗走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
③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低价非法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
④俄国人鄂登堡盗走经卷一批。
⑤美国人华尔纳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壁画26方,共计3.206万平方公分。
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同学们,当你聆听了这些文字,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假如你就是一件被掠走文物,一尊珍贵铜像、一张出自高僧的手卷、或一幅精美的绢画,如今你被存放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里,你最想说些什么?请写在课文一侧!
(3)交流。
5、总结全课,积淀情感。
(1)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课件出示)指名读。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2)站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举目仰望这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面对这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你想说些什么?
(3)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智慧的结晶)
6、板书设计:
彩塑(精妙绝伦)
18、莫高窟 壁画 (宏伟瑰丽) 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
让语文课堂盛开有效训练之花
——谈《莫高窟》设计意图
《莫高窟》是国标本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写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第二段:(2——4)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第三段:(5)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定为:1、通过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2、引导迁移,引导发现,学习文章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为此,在设计《莫高窟》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时,我想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意图:
1、朗读。《莫高窟》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设计中我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语言文字,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促使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
2、注重训练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可见,语文教学要重视全面、整体的把握。所以在第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在屏幕上出示几段简短的文字(我对课文内容的浓缩),让学生去发现这些文字同课文内容的联系,并让学生根据我的板书,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同时,我还把课文的生字词结合到这些文字里,有效地考察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这样就使整个课堂不至于太松散。
3、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在第二课时设计中,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把课文描写“彩塑”的语言文字背诵下来,促进了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内化。同时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言语表达的话题,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双赢或多赢。例如,在第一课时,让学生用心读出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说说自己最强烈的感受。在第二课时,学习“彩塑”这段时,设计了“人们塑造菩萨,是希望他 ,所以是 ‘菩萨’……”这样一道训练题;学习“壁画”这段时,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 , ;有的 , ……”这样的句式把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最后,“假如你就是一件被掠走的文物,如今你被存放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里,你最想说些什么?请写一写”。这些丰富多样的表达训练,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