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活动感言:点点滴滴话真情——2017年秋学期《姥姥的剪纸》教后思考» 正文

活动感言:点点滴滴话真情——2017年秋学期《姥姥的剪纸》教后思考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348

概要:活动感言:点点滴滴话真情——2011年秋学期《姥姥的剪纸》教后思考 3月16日,在“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的组织下,我与即墨蓝村第二小学于兰美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同执教了江苏版六年级上册的《姥姥的剪纸》一课。这次同课异构,对于我来说,既是历练,也是启迪,为我的教育生涯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我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我们佩服不已,姥姥和作者之间浓浓的亲情让我们感动,我们都久久地沉浸在这份亲情之中……课标指出: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根据这一阶段目标的要求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知识目标:纠正“刁难”、“挑剔”的读音,强调“爽”的笔顺,出示“神”的一词多义。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无所不能”、“熟能生巧”、“无可挑剔”等相关词语;能力目标:在感悟“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延长的

活动感言:点点滴滴话真情——2017年秋学期《姥姥的剪纸》教后思考,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活动感言:点点滴滴话真情——2011年秋学期《姥姥的剪纸》教后思考

 
3月16日,在“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的组织下,我与即墨蓝村第二小学于兰美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同执教了江苏版六年级上册的《姥姥的剪纸》一课。这次同课异构,对于我来说,既是历练,也是启迪,为我的教育生涯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我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我们佩服不已,姥姥和作者之间浓浓的亲情让我们感动,我们都久久地沉浸在这份亲情之中……

课标指出: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根据这一阶段目标的要求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目标:纠正“刁难”、“挑剔”的读音,强调“爽”的笔顺,出示“神”的一词多义。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无所不能”、“熟能生巧”、“无可挑剔”等相关词语;

能力目标:在感悟“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延长的两根手指。”等句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材料中感受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目标的定位,我把重点和难点定为: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在学课文前,通过学生回忆自己跟姥姥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质疑问答,以学定教。如此一来,带着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走进课文。本文并不是单纯写姥姥的剪纸,而是透过写剪纸来诠释姥姥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我通过让学生朗读,结合关键词句谈体会,感受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感受那么多人喜欢姥姥的剪纸,称赞姥姥的剪纸,作者当时内心的自豪与骄傲,体会姥姥剪纸为什么那么“神”。然后在作者“刁难”姥姥的那一部分,我出示了“喜鹊登枝”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剪纸的细微处,由此联想到姥姥的手艺之精巧。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考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更加佩服。

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围绕剪纸,让学生把7-12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牛兔图”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并为剪纸起名字,用自己的话说说剪纸的内容。我还将这部分内容中的几幅“牛兔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小兔骑牛图”“老牛小兔啃草图”,并进行换位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如果自己就是姥姥,也要剪纸,还会剪什么内容的牛兔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想象明白到,无论怎么剪,无论老牛和小兔的形象怎么改变——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就好象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这样顺其自然,学生就会明白牛代表什么,兔代表什么,这牛兔图的剪纸代表的是作者和姥姥生活场景的再现。

最后一幅剪纸,通过抓词语“定定地”、“出神地”,感受姥姥内心又是希望朝夕相处的孙儿能留在身旁,又想让孙儿去更广阔的田地发展的矛盾心情。姥姥舐犊情深,对儿孙们是如此的牵挂深深打动了作者,也使读者的内心也掀起了情感的波澜,所以最后一部分配乐朗读,很多孩子有感而发,甚至有的眼含泪花。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教学完这一课后,经过领导、专家、同事们的评课,我受益匪浅。虽然本堂课,也上出了几分小学语文的味道,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在教案中要充分考虑各环节如何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比如课件的使用,关于“牛兔图”的重点是理解其深意,我出示了几幅剪纸图片,这样一来,反而冲淡了学生对文字的深入了解,此时我没有完全尊重到学生的个性感悟,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就显得不够扎实。

二、作为工作没几年的新教师来说,在深研教材上我还需要下苦功,因为在教学中我还不能游刃有余的把学生真正的带进文本,有时候仅仅是在文本的边缘游离。这也让我明白,作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对每篇文章的语言都要进行精心揣摩,即使是一个标点、一个字也不能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得引导学生学习、感悟。

三、教学技巧略显笨拙,比如说作者“刁难”姥姥的那一部分,我出示了“喜鹊登枝”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剪纸的细微处,如果我趁机让学生借助图片来深感剪纸之难,讲透剪纸的难度,一剪刀下去,哪怕一点点疏忽就会前功尽弃,何况被手蒙住眼睛的情况下能剪出让人无可挑剔的剪纸,由此让联想到姥姥的手艺之精巧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教学《姥姥的剪纸》这一课,通过领导、专家、同事们的交流,通过于兰美老师的精彩演绎,尤其是于老师的激情教学,以及于老师抓语言文字训练的功底深深地感染着我,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一些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看准问题,不断努力。

附:

12、姥姥的剪纸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纸技艺的深入人心。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活动感言:点点滴滴话真情——2017年秋学期《姥姥的剪纸》教后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