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朱德的扁担》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断实录或观察记录:师:说得对。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生:我看到朱德脸上的笑容。师:我也看到了,道路难走,担子沉重,但朱德却丝毫没觉得累。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朱德的扁担挑弯了,我猜他挑的担子一定很重。师:你观察地真细。生:我看到朱德挑了满满的一担粮食。师:是啊,朱德他不怕苦,不怕累,敢挑重担。生:我还看到朱德的肩上搭着一块毛巾,头上戴着草帽。师:诶!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生:我猜天气很热,草帽可以遮阳,毛巾可以擦擦汗。师: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朱德他们挑着这么重的担子,山高路陡,常常会累得满头大汗。这两样东西还真有用。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感觉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生:我感觉朱德爷爷的力气很大。生:我觉得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生:我想,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生:可能还会流出血来。生:我想,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他
《朱德的扁担》教学片段与反思,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朱德的扁担》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断实录或观察记录:
师:说得对。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生:我看到朱德脸上的笑容。
师:我也看到了,道路难走,担子沉重,但朱德却丝毫没觉得累。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朱德的扁担挑弯了,我猜他挑的担子一定很重。
师:你观察地真细。
生:我看到朱德挑了满满的一担粮食。
师:是啊,朱德他不怕苦,不怕累,敢挑重担。
生:我还看到朱德的肩上搭着一块毛巾,头上戴着草帽。
师:诶!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猜天气很热,草帽可以遮阳,毛巾可以擦擦汗。
师: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朱德他们挑着这么重的担子,山高路陡,常常会累得满头大汗。这两样东西还真有用。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
生:我感觉朱德爷爷的力气很大。
生:我觉得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
生:我想,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
生:可能还会流出血来。
生:我想,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他真勇敢。
评析:
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段介绍朱德挑粮的描写,课文中还配有一幅插图。我觉得插图对这段文字是一个情景再现,而文字是对插图的说明,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在指导学生读悟这段文字时先让学生看插图,学生通过看插图注意到了文字中不曾描写的细节,如朱德脖子上的毛巾,压弯的扁担,这样学生一方面仿佛真的看见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时的情景,而且更深地感受到了朱德挑着满满一担粮食走在山路上的辛苦,也就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而画面中朱德脸上洋溢笑容又让学生看到了他和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因为文章篇幅较长,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教学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学起来比较辛苦。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告诉了学生朱德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知识,还让学生查阅十大元帅的资料。上课时,我让大家把查阅到的十大元帅的资料进行交流。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重点,在教学时我先提问“朱德是怎样挑粮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的句子,再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说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由此产生对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抓住“一道”、“一块儿”这两个词语,体会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接着,我让学生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先让他们在小组互相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总之,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陈双莲
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由于学生对朱德并不是很了解,因此,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查资料、看《同步拓展阅读》等方法来了解朱德和他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使朱德这一伟人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第二自然段中介绍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学生说话的重点。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并通过反问“去挑粮容易吗?”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一道”、“一块儿”两个词语其实很能体现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但我在教学中并没有抓住这两个词,有点弱化了,没让学生好好体会。这一段我主要抓住了想象练习,让大家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孩子们在这里说得很合理到位,在想象中他们对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有了更好的体会,只是到最后,我应该再让他们想象一下“如果朱德爷爷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这样可以使让学生对朱德的了解进一步深化,让孩子将自己的感动通过明确的语言进一步巩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