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构筑立体灵动的对话空间 ——《第一次抱母亲》案例评析 2006年3月30日上午,林心兰老师执教四年级苏教版语文《第一次抱母亲》,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尝试创新》的课题实验精神,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的确立,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尝试创新精神的培植可窥一斑,同时也展示了在这一课题理念指导下建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生命对话的风采。下面,我仅就“对话”这一话题对本节课做简单评析。 一、精彩回放——“对话”教学设计 片段(一)说“重担” 1、课件出示文中一段话。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
构筑立体灵动的对话空间《第一次抱母亲》案例评析--林晓丽,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构筑立体灵动的对话空间
——《第一次抱母亲》案例评析
2006年3月30日上午,林心兰老师执教四年级苏教版语文《第一次抱母亲》,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尝试创新》的课题实验精神,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的确立,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尝试创新精神的培植可窥一斑,同时也展示了在这一课题理念指导下建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生命对话的风采。下面,我仅就“对话”这一话题对本节课做简单评析。
一、精彩回放——“对话”教学设计
片段(一)说“重担”
1、课件出示文中一段话。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指名读这段话并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3、文中的“重担”指什么?包含什么?母亲肩上挑的仅仅只有100多斤重的担子吗?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围绕“重担”展开讨论交流,对于“重担”的理解更深刻,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母亲身上的重担很沉很沉……
片段(二)说“母亲”
1、课件出示母亲说的一句话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2、指导朗读。
3、把母亲说的带问号的话改成句号。
4、你从母亲说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纷纷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母亲,从他们的言行举止间已能看出母爱的暖流已涌入他们心扉。
片段(三)说“行动”
1、你的母亲,我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如今你看到母亲的苍老、憔悴,你最想上前干什么?
2、根据学生的发言,林老师直接在电脑屏幕上打出了一首小诗——
我想亲亲妈妈
我想抱抱妈妈
我想梳梳妈妈那夹满银丝的头发
我想揉揉厩妈那翻山越岭的脚
我想……
四年一班 七十位同学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