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师说》导学案10(教师版)» 正文

《师说》导学案10(教师版)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一   阅读:68127

概要: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五、 迁移创新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 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ú,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yú,阿谀,奉承2、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C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

《师说》导学案10(教师版),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五、 迁移创新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á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                  贻:dà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ú,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yú,阿谀,奉承

2、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C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B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

5、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6、翻译:(各老师自行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一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一
》《《师说》导学案10(教师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