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专题二 获得教养的途径《师 说》编 写:冯 静 审 阅:卞建容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一、学习目标1、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经”等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所以”这些文言虚词;2、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二、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古文运动,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
《师说》导学案10(教师版),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http://www.88haoxue.com专题二 获得教养的途径
《师 说》
编 写:冯 静 审 阅:卞建容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从、道、惑、受、贱、孰、贻、圣、愚、群、足、攻、经”等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了解“也、则、于、乎、所以”这些文言虚词;
2、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二、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著有《
2、古文运动,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3、写作背景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4、解题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 、预习练习
1、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2)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3)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5)吾从而师之 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 今:常用义为“没有”。
(7)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常指许多人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2、重点文言词的意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专门技艺人
吾师道也 学习、效法,“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学习、效法
或师焉,或不焉 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师道”偏正关系
(2)之
择师而教之 指代人或事物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的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 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3)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那些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 表感叹,多么
四、质疑探讨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文章的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进行了怎样的具体论证?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