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4.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5.关于第八段结尾“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一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的处理。(1)提出此句引起学生注意。(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九)总结。1.归纳中心: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2.提示游记散文的写法:(1)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熟悉被记叙和描写的事物,还要准备大量的有关材料。(2)描写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和视察角度。(3)文章结构安排一般以游程或时间为序。(4)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
《长江三峡》教案15,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4.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
(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5.关于第八段结尾“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一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的处理。
(1)提出此句引起学生注意。
(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九)总结。
1.归纳中心: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
2.提示游记散文的写法:
(1)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熟悉被记叙和描写的事物,还要准备大量的有关材料。
(2)描写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和视察角度。
(3)文章结构安排一般以游程或时间为序。
(4)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可用“广角镜”描绘场面,也可用“长焦镜”展示“特写”,有远有近,有面有点,使文章错落有致。
(5)选取准确、鲜明的语言,善用各种修辞方法突出景物的特征,使读者也如身临其境。
(注: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平日习作问题提出若干要点。)
上一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4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